“乡之风”社会实践队,我们在行动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乡之风”社会实践队队员在7月20日于郑州、上海、山西等12个地区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进行城乡垃圾分类情况调查,旨在城乡经济生态发展不协调的形势下,通过采访、实地考察等形式,发现城乡垃圾分类差距,寻找在乡村推行垃圾分类的方法,以垃圾分类推动乡村振兴。
2020年7月20日,在经历四天的讨论、准备工作之后,“乡之风”社会实践队投入到“实战”之中,骄阳似火,但抵不住“乡之风”社会实践队对于调研垃圾分类情况的热情。乘垃圾分类之风,战胜困难“破浪”九小时!
旭日东升,日出点卯。由于疫情,本次社会实践活动采取“云”实践的方式,团队的小伙伴们深入了解郑州、上海等三个城市和井坪镇、小店郑村、郑窑村等八个乡村的垃圾分类状况。为督促队员们按时进行实践活动,队长规定每日七点在QQ群进行打卡,不仅落实成员们出勤情况,而且营造团队积极向上的凝聚力和执行力!
艳阳当空,辰巳已过。按照计划安排,今天的工作是在家乡进行垃圾分类情况调查——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了解当地居民对于垃圾分类政策、知识的认知情况和对垃圾分类的看法,由于城乡居民构成的差异,不同地区的成员采取不同的调查方式:在城市居住的成员通过线上问卷星发放调查问卷,邀请小区居民填写;在乡村居住的成员则通过线下询问的方式进行调查。另外,成员们走出家门,在社区、村庄进行实地考察,通过垃圾桶、垃圾收集车、垃圾中转站的情况实地调研,判断当地垃圾分类进行程度。在高度集中的工作中,时间匆匆似流水,大家都忽略了十一点结束调研的时间,由此切实感受到成员们对于本次实践活动的热情。
日昃晡时,初见端倪。下午两点到五点,团队进行线上交流,提出自己上午调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交流成果,发现垃圾分类在城乡不同地区宣传力度、推行程度、实施效果不一样。上海作为我国首个推行垃圾分类的城市,分类垃圾桶已经得到普及,环保工作人员的分工非常详细,但是并不像网络宣传那样严格,很多小朋友和老人经常混淆干湿垃圾;郑州虽然在2019年年底进入垃圾强制分类时代,但是宣传工作很不到位,很多居民不知道垃圾分类,没有任何垃圾分类的行为意识,环卫工人认为垃圾分类暂时推行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垃圾中转站和终端处理未进行分类,所以前端分类难以开展;在未推行垃圾分类的城市,情况竟然与郑州类似;乡村居民普遍没有垃圾分类的知识储备,不知道垃圾分类是什么,虽然政府下发过关于垃圾分类的相关文件,但是由于费用、推行方式、终端处理等原因,文件迟迟没有得到落实,并且居住环境较差,垃圾处理厂存在“脏乱差”的情况。但是,通过与被采访者的沟通发现,绝大多数人表示认同垃圾分类的好处并表态会积极配合政策进行垃圾分类。讨论过后,成员们开始编写今天的工作总结,并投稿致相关网站
天地朦胧,戌时闭幕。晚上八点团队进行视频会议,每位成员总结今日收获,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团队共同商讨解决。在这个过程中,成员们集思广益,吸取经验,总结教训,希望日后的实践工作进行地更加顺利。指导老师提出,作为时代青年,队员们应该扎根祖国大地,了解国情国民,深入基层做实事,发现问题寻找解决办法。如习总书记对青年人的要求一样“正心诚意,学之本也”,扎实学习专业知识,投身到祖国建设之中。队员们相信,本项目“关于城乡垃圾分类对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调查与推广”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在尽力而为的情况下,能够起到推动乡村振兴和环保事业发展的作用!
在调查问卷和实地考察过程中,队员们也在积极寻找在乡村推行垃圾分类的方法,改善乡村环境,提高居民素质,推动乡村振兴。相信在这个过程中,队员们能够扎实专业知识并运用进入实践中。推行垃圾分类,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中国,“乡之风”社会实践队乘风破浪,奋斗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023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