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山东理工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报道)七月暑气盛,满怀热情,爱心支教正当行。为让国学走进乡村课堂,贴近生活,7月30日,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行知”社会实践团线上支教活动第四堂课正式开始。
时代变迁,文化传承不能忘
岁月长河奔腾而过,中华文明在其中积淀出许多灿烂的果实。它们包含着先哲们无穷的智慧,记载着炎黄子孙的足迹,是祖先留给中华儿女的宝贵财富。因而,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为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意识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行知”社会实践团将支教活动围绕“传承国粹经典”展开,并将此次支教第四堂课的课程主题为“传统国学进课堂。”对于这一主题的设定,负责此次课程的志愿者史璐洁在准备课程资料时,本就热爱传统文化的她就将目标锁定在《论语》——这一本在小学阶段就会接触到的国学经典,希望可以借助它带领孩子们初步领略国学的魅力。
亲身体会,传统国学大魅力
优秀传统国学的传承不应当只讲于口头,写在纸上,而应当落于实际行动,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感受到传统国学的魅力与趣味。因此,史璐洁将课程划分为“初识《论语》”、“学习《论语》”和分享收获三部分,并添加互动环节,提升孩子们的参与度。“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论语》的作者是谁吗,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吗?”课程伊始,史璐洁率先抛出两个问题,评论区瞬间沸腾起来,“是孔子!”、“不对不对,是孔子的弟子极其再传弟子!”、“是记录孔子言行的!”孩子们积极讨论着,史璐洁顺势引入正题,为其介绍孔子生平和《论语》的主要内容。她说到,作为山东人,我们应当去了解这样一位在齐鲁大地上诞生的圣贤,去探究他的言行和思想。而后,在学习《论语》环节,史璐洁选取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两段较为浅显易懂的论语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并配合视频,再现情景,课堂内容更加生动有趣。在学习过程中,史璐洁时刻关注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及时答疑解惑。最后,进入分享收获环节。史璐洁与同学们总结出“要寻找学习乐趣”、“要向他人学习”几点感悟,气氛轻松愉悦。这个夏天,伴蝉鸣、暖风,一起阅读经典,增知识、长才干,打开国学世界的大门。
教学相长,志愿服务有感悟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作为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的一名同学,以老师的身份给孩子们上课是一门必修的课程,尽管已经在学校学习了很多专业理论知识,但史璐洁还是从实践中学到很多。她说:“此次支教活动与之前有很大的不同。最大的区别就是学生的年级不同。之前教的学生大多是高年级的学生,但是此次是低年级的同学。所以,在备课的时候,力求将内容既全面又简单,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对于孩子们回答问题的积极态度,她表示十分高兴激动:“我感受到了小孩子的热情、向上、乐观。他们积极连麦回答问题,在讨论区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想这是很多成年人所自愧不如的。通过今天的课,我也被学生们感染收获满满,我们应该学习小孩子身上的纯真、勇敢和自信。”教学相长,没有一堂课是单向的。以知识换知识,支教是在付出,也是在收获。
启迪智慧,助力成长;诵读经典,传承文化。传统国学进课堂,是用新颖的方式传递国学理念,这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知识,开拓视野,还可以让他们学习从更多的角度去看待生活、思考问题。同时,传统国学也得以更加平和的姿态,进入大众视野,为人们所接受,得到了应有的喜爱、尊重与传承。经典国学异彩纷呈,爱心课堂悄然育人。学习经典,弘扬国学, “行知”社会实践团一直在路上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103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