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高谈阔论人穷志不穷的高尚品德,狭义而言就是物质可以贫穷而精神是富有的。遥想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政策的提出,各地政府纷纷响应中央政策的号召,从浅入深,从上至下,都在为贯彻中央的指示而行动。然而,最后真正取得成效的地方却是少之又少,这时候我才知道物质的贫穷不可悲,而精神如果真的贫穷了,那么岂不是比陷入了万丈深渊还悲惨。
脱贫,这是一个高频率出现在新闻,报纸上的热点话题,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仿佛和这个词很近,但是脱贫背后的意蕴让彼此间咫尺天涯,渐行渐远。这个时代所赋予青年的是一种安逸,一种理所当然,一种心安理得。或许我们会为了视频上食不果腹的孩子而感到同情,甚至情到深处悄然落泪,但是这种感动更多的是一种短暂的情绪,冷静下来的我们会揣度视频的真实性,会不惜以小人之心来猜测视频的营销目的。为什么呢?是我们没有同情心吗?不,恰恰相反,我们拥有泛滥的同情心。但就是因为泛滥的同情心将社会的最深层黑暗隐藏,渐渐地我们开始恐惧,开始慎用自己的真情,从那刻起我们的精神开始贫穷。
脱贫,仅仅是在物质上富有起来吗?精神的贫穷或许要比物质的贫穷更加可怕。为什么同是贫困县城,阜阳市临泉县在短短一年半脱贫,而其他县城不能做到呢?有人会说是国家扶贫的力度不同,是基层干部的领导力不足。真的仅仅是这些宏观层面的原因吗?其实不然,在采访中我深刻感受到了一种很强的信念感,是一种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我想这也是为什么临泉县会首先脱贫的不可分割的原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在临泉的人民身上我充分感受到了富有的真善美精神。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151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