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支教旅程:星光不问赶路人
还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我跟随三下乡团队走访了秦岭山脉各地,探索了秦岭旅游区的生态现状。那是我第一次参与社会实践,也是第一次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给予人类的强烈反馈。今年的同一时间,我再次选择参与三下乡暑期实践团队。可不同的是,这是一个远赴旬阳的支教队伍。由于疫情尚未结束,此次支教不得不囿于线上。当得知只能与同学们线上见面时,心里还是有些许的失落,担心远程课堂会让我们之间的交流大打折扣。然而,支教时间尚未过半,我得到的感动却不比来自于大自然的震撼减弱一丝一毫。这些让我心灵犹如经历过一场清爽大雨般的感动,全然都来源于班会上同学们的“小纸条”。
教师路,首出发
当看到吴佳桦同学的小纸条上写着“我的愿望是成为一名英语老师”时,心底升起了一丝感同身受。作为英语教育专业的学生,成为一名英语老师就是我未来的职业道路。可作为一名尚在学校、涉世未深的“孩子”,每每与“教师”这个职业四目相对,却都还是面面相觑。我们不知道该怎样离开身处的校园,从容不迫地走进下一个带着全新身份的校园;我们不知道该怎样面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他们如沐春风般的教育……
这个时候,我看到了周城同学的纸条,上面写到“我想对老师说,老师非常棒,不要害羞,我自己和老师很像,是一个不勇敢,遇事紧张的人,希望老师可以自信一些”。看到这样的反馈,我惊讶于同学们的善解人意,更感动于这位同学的勇气。面对相识仅短短四五天的老师,周城同学便可以打开心扉,谅解老师的不足,敢于袒露自己的缺点。从这一小小举动,我想告诉这位同学,你其实是一个勇敢的、内心强大的孩子,你还是那么的懂事,明白谅解老师,包容我们这些小老师的不足。作为一名初次尝试支教的老师,能收到这样的反馈,我深感幸运。在我们的教学生涯中,有着这样一群善良的孩子站在道路的起点给予鼓励与包容,想必未来的路也一定会走得越来越自信。这次支教,让我第一次转变身份成为老师,这次经历更像是一座桥梁,让我提前开启了旅程,尽早备好了行囊。
图为旬阳中学吴佳桦同学正在认真上课。吴佳桦 供图
学生路,再启程
在这些天的支教中,我也第一次摆脱了学生的身份,与其说我是老师,不如说我是朋友。同样有着00后敢做敢拼的精神,但也同样会紧张害羞,上课从来不会积极主动地回答问题,就算心里早已知道答案,也会选择缄默,我甚至害怕暴露自己的错误,打破在老师心里的美好形象。没想到这样内向封闭的我,竟在这支教的短短几天得到了改变。
当我不再是以学生的身份的进入课堂时,当我也站在老师的位置抛出一个问题时,当我面对着屏幕那端同样沉默的同学们时,我突然理解了一名老师的心情。我瞬间领悟到,一名真正心系学生的老师,从不会因为学生课堂上任何一次错误的回答而对学生失望,反而会在一次次的失误中一点点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了解到那个真正的内心。所以,当要回归身份即将迎来支教结束后的新学期时,我想,我已经做好准备成为一名勇于暴露错误的好学生,不再胆怯地与老师拉开距离,不再面露难色地掩盖自己的无知。这次支教,让我第一次学会反思自己的学生身份,这次经历更像是一面镜子,让我知得失、正衣冠。
图为学生课程后发来的反馈。张彩妮 供图
在走访秦岭各个角落山头时,我探寻到大自然与人类休戚与共的缘分;在面对支教中的每张真诚的面孔时,我倾听到老师与学生心意相通的默契。在教师路上首出发,在学生路上再启程,一路向前是我始终的选择。
因为,星光不问赶路人。(通讯员 王怡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22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