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感谢“云”端相遇,期待未来重逢

来源: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 作者:西安外国语大学英

感谢“云”端相遇,期待未来重逢

时光匆匆,两年过去了,我告别了青葱的18岁,扣响了20岁这道大门。平平常常的我过着平淡无奇的生活,偶尔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在自己的舒适圈兜兜转转。这样的我,在2020这个注定不平凡的年份决定给自己一份全新的体验,主动加入了支教的行列。

报名之前,鲜少曝光在众人目光之下的我总感觉世界很大,地方很多,支教很艰难。但是今年这场“云”端相聚,仿佛是递到我手上的一个机会。而我也做好充足的准备,通过面试,和大家一起相聚在西安外国语大学英语教育学院暑期旬阳“云”支教团队,这里就成了我新的起点。

图为制作视频的场景。 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秦星雨 供图

7月24日,我迎来了作为新采组成员的第一次工作任务——负责剪辑启动仪式的视频。经过商讨,我们确定了视频的大致构成,通知所有队员拍摄相关的自我介绍片段,而我是那个亲手剪辑的人。收到部分成员的片段后,我就开始着手剪辑。不过,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真正开始剪辑的时候,会遇到大大小小不同于我预想的问题,他们都需要我自己去一一琢磨、消化并且解决掉。那天,感觉自己肩负重任,做好了,就能带给整个团队一个完美的开始。没有播种,哪里来的收获。没有辛苦,又怎么能换来成功。经过近十个小时的剪辑,终于完成了。虽然很累,但是坚持到最后心里却非常的充实,剩下的休息时间也变得跟往常完全不一样了。也正是因为是全心权益的在付出,让我无比珍惜和感谢每一个人的反馈。这种喜悦是双向的,不仅为团队做出了贡献,自己的心灵也得到了满足。

7月28日,我完成了自己的第一篇推送。以前我是青年志愿者总队的一员,辅助队伍进行一些绘画、视频剪辑和海报制作的工作。所以前一次剪辑视频可以算是我的“老本行”,而这次的推送任务,却是我第一次接触。虽然难度不大,但是带给我很多的新鲜感,也正是通过这次的实践,我了解到了文案编辑、排版以及格式中应该注意的细节。

图为支教过程中总结小会。 中国青年网 通讯员 张俣辰 供图

现在我们的支教旅程过半,每一天我都觉得自己收获到不少新的感触和新的进步。我们的团队会及时主动的发现我们在支教中所存在的问题。当不同阶段队员任务分布不均的时候,会及时调整各个成员的分工。“云”课堂出现特殊情况或者学生无法及时上课,我们也准备好了录播的视频,帮助他们可以在闲暇时间进行温习。我们,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应用线上一切可能的方法为这次支教做好保障。我们的学生会积极的给我们的反馈,在他们的字里行间,都流淌着他们的真情实意。他们说“人生如逆旅,但你我皆是行人,人间终留清欢,非常幸运遇见你们”。他们还会跟我们分享上课过程中的照片,给我们提供记录的素材,让我们可以更加真切地感受彼此。

这一次,我敢肯定自己选对了。以后,我也会告诉自己,告诉身边的人,最怕的东西,最应该去突破。不要囿于自己的舒适圈,敢于突破“想”与“做”之间的那张网,才能去迎接一段崭新的旅程。给自己一个机会,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可能性。

感谢相遇,期待未来。

(通讯员 秦星雨)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225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桂平杖头木偶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度调研,力求…… 陈梓怡 贾丽雯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路。踏入展示所,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展陈……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寒假期间,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红色文…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

最新发布

疫情后小饭店的发展
兼职实践,促进复工复产受疫情影响,今年暑假的社会实践不能够去外地进行,于是我选择了兼职实践,在本地镇上找一份兼职工作,实地考察城镇经济在疫情下的变化!我就职单位的是位于我家乡镇上的酒店。酒店规…
爱在今夏,心向旬阳,支教在路上
爱在今夏,心向旬阳,支教在路上在还未走近旬阳之前,于我而言,旬阳和千千万万个城市没有区别,只是一座城市,一个代名词,可是,走近旬阳之后,从此提起这个地方,便是我心头的那一点亮。夏天的风从未停止…
国之利刃
国之利刃2020年7月31日,我们团队采访到了现生活在浙江建德大洋镇河源村66岁的退伍战士——俞启虎。在参军后,他参与了1979年的对越南自卫反击战——越南高平战役,荣获两次三等功。后于1979年7月火线入党。谈起参…
“语”你相扣活动心得之备课
课前备课进行网络授课前,教师一定要充分地进行教材和学情的分析。学习为容的难易程度要照顾班级大多数的学生,不能过难,也不能过易。课上教授的有些内容可以借助视频、语音、图片的形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蒲公英支教队:保护野生动物,为环境增姿添彩
8月1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蒲公英”阳光支教队的实践活动仍在如火如荼的开展中,其中,以“保护野生动物”为主题的第二季线上趣味视频已经全部制作完成,并及时组织了学生观看。近年来,随着人类…
前吴村实践心得
早晨8点我从前詹镇出发,去到位于15公里外的靖海镇。经过半个多小时的行驶我到达我靖海镇,我并没有直接前吴村,而是先去找我高中时的同学溪晟和伟建。到了9点多的时候我们三个人才算聚齐,就这样我们就踏上…
岭南师范学院“深蓝梦”多彩乡村社会实践队参观中英街心得
八月一日,“深蓝梦”社会实践队七人由队长刘洋带队怀着寻觅历史、见识“一街两制”旧貌的心理参观中英街——一条见证了历史,目睹了祖国由落魄到昌盛的成长过程的街。中英街原名“鸬鹚径”,是一条干涸的河…
社会实践投稿--山东大学微电子学院“OMG买它”社会实践团队线上采访
为调研直播带货产生的原因、现状及其前景,深入了解各人对于直播带货的了解和看法,同时限于新型冠状病毒的现实影响,2020年8月1日,山东大学微电子学院“OMG买它”团队进行了以打字聊天和腾讯会议两种主要方式…
致敬“最可爱的人”
于8月1日建军节,稷下初阳文化服务团在队长的带领下进行了致敬“最可爱的人”主题活动,主要任务是制作主题活动宣传材料。#FormatImgID_0#在上午,队长就团队成员们所要做的油画、手抄报、剪纸、手工作品等材料的…
“萤火虫”实践团杨楼支教实践心得与体会3
用行动,托起希望;用关爱,照亮自己;用温暖,回馈社会;用大爱,演绎人生。在这个世界上,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宝藏,他们眼里的那抹光,是对知识的渴望,他们正在等待的是一个挖掘者的到来,也许我们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