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科学子走近红色革命区:弘扬红色文化,绽放青春之花

来源:西安科技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陆雨梦

传承红色精神,响应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西安科技大学2020年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调研实践团的队员于7月27日来到了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开展了“从历史中获取力量,在行动中传承精神”主题红色实践。

绥德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英雄辈出,曾是陕北党、团组织的创始地,是点燃陕北革命之火的地方。绥德革命历史纪念馆位于绥德县城疏属山,在绥德警备司令部旧址上筹建。纪念馆内的文字、图画以及文物,生动地再现了曾经发生在绥德的革命事件。

红色区域的开辟,是燎原的星星之火

历史彰显精神,精神凸显历史。在与纪念馆工作人员的交谈中,实践团队员了解到在土地革命时期,一大批共产党员在开辟武装斗争、壮大革命力量、建立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披荆斩棘,从此点燃了陕北革命之火。工作人员告诉队员说:“绥德这块红色沃土,在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全县共有1475名优秀儿女英勇奋斗为国捐躯。”正是这些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先烈们点燃了这第一把火,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为新中国的诞生奉献了全部力量,倾注了满腔热血。他们的英名将永载史册,与江河共存,与日月同辉。

寻访过程中,附近的村委员会主任表示:“绥德县的稳健发展与党的正确领导密不可分。县政府投身于祖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坚持改革开放,落实“五大发展理念”,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坚定“四个自信”,聚焦脱贫攻坚、民生保障、副中心城市建设、红色教育基地、从严管党治党五大中心任务,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提基础。”

伟大领袖的指引,是胜利的前进号角

之后,实践团队员跟随工作人员的脚步,来到了下一个展厅。转战陕北,留驻绥德,毛泽东主席在陕北的十三个春秋,为中国革命的胜利指明了方向。在这里,毛泽东主席号召全党“曙光就在眼前,我们应当努力”;在这里,毛泽东主席召开了西北野战军高级干部军事会议等;在这里,毛泽东主席撰写了四十余篇光辉文献。“一曲单于暮烽起,扶苏城上月如钩”,这首《绥州作》手书版至今仍被完整保存。在参观中,实践团队员从工作人员口中得知,当年毛主席离开时,曾由衷说道“陕北是个好地方”。毛泽东主席对绥德籍革命人士的评价也很高,曾多次题词,其中不乏高度赞扬和鼓励。这些也是绥德县党的建设和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见证了绥德县红色革命的发展史。新中国成立以前,绥德县承担着联系上下级党组织的重要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县党员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和党的建设,为当地发展增砖添瓦。

当实践团队员一幕幕了解到这些时,深刻体会到陕北革命发展时期的艰辛和革命先辈的伟大。先辈们的高瞻远瞩令人景仰折服,先辈们的革命精神更当由我们传承。1937-1949的先辈们全民抗战,保家卫国,而现在的我们则传承红色基因,用红色基因补钙壮骨,做新时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青年。

千年潮未落,风起再扬帆。走近红色革命区,是为了与那段峥嵘岁月产生共鸣,更是为了理解使命、承担责任、激发作为。本次实践活动旨在提高西科学子精神境界与思想觉悟,坚定西科学子崇高的理想信念,从而落在实处,体现在行动。正如纪念馆馆长最后和实践团队员说的那般:“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还是要靠你们,你们与祖国要同奋斗共进步。祖国永远以你们为底气。而我们也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模范先锋作用,加快特色重点镇及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同时将坚持‘文化引领、城镇带动、生态立县、产业富民’的发展思路,努力把绥德建设成为全国文化强县、西北旅游名县和榆林副中心城市,为建设幸福、和谐、美丽新绥德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北大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中就提到过“希望你们努力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让青春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之花”。而我们西科全体将谨记主席的这番话,以先辈为榜样,用奋斗勾画青春蓝图,用热忱建设红色革命区,真正做到“团结、勤奋、求实、创新”。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23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走进余杭非遗文化 传承传统文化内核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滚灯文化不断传承 感受非遗人文艺术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重拾非遗璀璨文化 余杭滚灯生生不息

历史悠久的中华文明,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一道割舍不了的古韵情怀,一份沉甸甸的历史传承,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对余杭区的非遗文化进行实地考察,重……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地域特色滚灯

为了响应国家、学校的积极号召,为了寻访传统文化继承者,以照片、视频等方式记录传统文化的魅力,深入挖掘探讨传统文化的历史成就,以及在当代社会中所遇到的问题,向社会倡导保护传统……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实践在路上,探寻非遗文化之根

文化和艺术气息洋溢在余杭区里的每一个角落,这里有丰富的传统艺术资源,通过资源整合,深度挖掘,历史文化底蕴得到充分展现。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浙江理工……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探寻非遗文化 传承人文精神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文化积淀厚腆,民间艺术资源十分丰富,品种繁多。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璀璨非遗文化……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浙理学子探寻非遗文化,传承人文精神

非遗——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距离我们很远。其实不然,非遗的传承人可能就在身边。乡村的人文文化,朴实风俗,是农村精神文化建设家园。为了更深入的了解杭州市余杭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余杭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宝贵文物代代相传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社会实践团队二团八队于7月22日在杭州市余杭区进行寻访调研。余杭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蕴藏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内核。实践团队满怀崇敬到访余杭,重拾…… 和低效率作队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红岩青梦”实践队赴困牛山:追寻红色记忆,助力乡村振兴

2025年2月17日,遵义医科大学珠海校区“红岩青梦”实践队怀着崇敬的心情,踏上了贵州省石阡县困牛山这片红色热土,开展“困牛…

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社开展红色电影观影活动

为引领广大闽科学子筑牢爱国根基,赓续红色血脉,弘扬革命传统,激励同学们在新时代征程中奋勇前行,闽南科技学院校团委读书…

 延续十九载,湖南农大机电学院打造科技人文融合志愿服务,为特殊儿童送暖

3月30日上午,湖南农业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冒雨走进长沙市阳光特殊儿童服务中心,以舞蹈表演、机器人演示、手工…

礼仪赋能成长——共建校园文明新高度

为深化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增强大学生文明礼仪意识,进一步提升学生干部的综合素养与个人风貌。3月12日下午,闽南科技学院校“…

辨明前路,引航梦想 ——人文学院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

为帮助人文学子把握公考方向,了解相关政策,3月27日,人文学院于院办202教室举办公考指导分享会,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王海霞老师…

最新发布

防诈骗基层普法宣传促实效——记法政团委在基层防诈骗宣传
【浙江理工大学法政学院讯】(通讯员:蒋凯伦)广大农村地区一直以来都是贯彻落实和普及上级有关精神、政策、知识的末端区域,只有坚持抓好基层落实,扎实做好基层宣传,才能促推党中央指示精神为广大农村百…
“大”人物——疫情下的坚守
7月22日下午2:00,南航观察眼团队第二期节目《“大”人物——疫情下的坚守》如约而至。自寒假以来,我们已阔别校园许久。思念与向往日益强烈,期归已久的校园现在又是如何景致呢?本期节目邀请了三位坚守在校…
圆满落幕下乡行,收获喜人盼再见
“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为贯彻落实“三下乡”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引导大学生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暑假期间,河南师范大学历…
“访江南小桥流水,探古镇千载奇缘” 水乡古镇文化发展调研实践
前言“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这首小诗描写了许多人初见江南水乡风貌的印象。江南水乡至今仍保留着“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格局风貌,有着典型的南方特色,让许多外乡人初见倾…
指绣千态,针融百家
(通讯员:王淇莹毛琛张超君)“绣花花生香、绣虎能奔跑、绣鸟能听声、绣人能传神。”湘绣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同时也是一个具有区域性、民族性和创新性的文化载体。8月1日,湘潭大学商学院赴湖…
学习防疫知识
学习防疫知识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更应该关注时政,我们认真查阅文件资料,认真思考,积极发言,进行激情的讨论,许多同学都表达了自己对此次学习内容的看法。在这次新型冠状病毒的打击下,抗击“新型肺炎”…
防疫第一课
防疫第一课自然和历史都告诉我们,没有一个冬天不会过去,没有一个春天不会到来。因为新型冠状肺炎疫情肆虐,各地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来预防疫情,从居家隔离到开学延期。经过学习大家更加系统的了解了疫情防预…
“忆峥嵘岁月,传红色精神”实践团8月1日三下乡
上午八点,参与此次三下乡的各个队伍举行了线上召开的出征仪式,朱伶俐老师首先强调了安全问题,要求全体“三下乡”成员注意个人安全,做好个人防护,遵守实践地当地的疫情防护要求。接着19级辅导员杜少康老…
湖二师学子三下乡:记第一次线上辅导
7月20日,我所参加的湖北计算机学院赴南坪乡服务队从乡下调研回来,我们就要开始着手准备线上辅导的活动了。回家的晚上,我就开始着手准备授课的内容,当时我很是疑惑:我要做什么,我需要怎么做,他们需要听…
文明靠大家
写稿件的心得体会现在已经到了这次暑期实践的尾声了,这几天的暑期实践让我一脸蒙圈,到现在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做了什么,为这个组里贡献了些什么,我们每个人每天都是有任务的,我的任务就是一天一篇新闻稿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