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西安科技大学学子走进西安事变博物馆,学习的历史转折点

来源:西安科技大学通信学院 作者:崔思涵

为了追寻烈士脚步,传承红色经典,树立榜样先锋意识,讲好英雄故事。8月1日,“西安科技大学2020年红色文化传承与发展调研实践团”趁着建军节这一特殊时间,一起走进西安事变博物馆,去了解课本中没有详细呈现的西安事变史实——一起对“千古功臣——张学良将军”与“虎将雄风一世豪——杨虎城将军”进行深入学习。

西安事变纪念馆位于西安市建国路69号,占地面积7703平方米,是以原张学良公馆、杨虎城止园别墅为基础的西安事变旧址改建的,是遗址性博物馆。,西安事变旧址被国务院命名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纪念馆在建设发展中,先后经历了国家多次的维修以及成列调整,并于2009年12月,将其作为红色旅游景点,对民众实现免费开放。也正因为国家的修缮保护得当,使其成为了研究西安事变历史的重要途经,对于红色革命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性意义。

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团的成员们,随着博物馆的讲解人员一起走过纪念馆,对整个历史事件有了更加深入细致的解读。整个场馆的设计,是依照西安事变的事件线,进行成列的,西安事变的陈列布置大致分为了以下几个环节:旧址陈列、史实陈列、杨虎城和张学良生平事迹陈列,将历史与历史生物,相互结合照应,使得场馆将两位西安事变的大功臣的人物形象彰显的更为生动。

西安事变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在博物馆中也对这一段历史有着详细的记载和讲述,呈现给我们一副当时时局的危急,情况的紧迫,杨虎城和张学良又是如何挟持蒋介石,同意放弃“攘外必先安内”的错误思想,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的。其按照事件发生的时间顺序:是国内抗日情绪高涨,张学良杨虎城拒绝继续剿共,蒋介石亲自由南京飞抵西安,严令进剿红军。张学良当面表示反对,并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要求,遭蒋拒绝,两人大吵。张学良飞抵洛阳为蒋介石祝寿,劝蒋联共抗日,遭蒋拒绝。蒋介石坚决拒绝其北上抗日的主张,强令其剿共,否则就把他的部队撤离到东边去。无果,张学良和杨虎城只得发动“兵谏”,而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也成为了抗日的关键转折点。

日本人打着构建大东亚共荣的名号,企图三个月内灭亡中国,对中国发动了亡国灭种的侵略行动,攻打东三省,上海,制造事端,发动武装侵略。对中国百姓进行烧杀抢掠,甚至是惨无人道的人体实验。正是在如此民族危难之际,人们的抗日救亡思想迅速觉醒,渴望全国上下一致对外。而蒋介石的争权行为,直接导致了全国不仅不能一致对外甚至需要内耗。

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知道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我们都知道西安事变的两大功臣是杨虎城和张学良,他们为了民族大义,不惜对自己的直接长官进行了胁迫,虽然西安事变后来得以和平解决,但是这两位的下场并不美好。在西安兵谏时,两位的想法并不一致。当蒋介石答应国共合作一致抗日时,杨虎城明显更为决绝,想要杀了蒋介石以绝后患,后因为张学良的劝阻作罢。两人在事件之后,虽然保住了性命却都经历了长达数十年的监禁生活。但是两人一生热爱国家,为祖国的和平统一做出不懈奋斗,张学良将军在晚年依然心系祖国,渴望台湾早日回归大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永远会铭记他们的付出和贡献。

在这段西安事变博物馆的参观旅程中,大家一边跟随着讲解员的步伐,在实践团的成员内部也发出了许多探讨的声音,过去大家还对张学良少帅有着些许误解,认为他不及自己的父亲张作霖,以至于流传着一句“老子寸土不让,儿子一枪不发”的言论,在今日了解了更多的史实之后,我们也明白了张学良有着自己的苦衷,对其所作所为也都表示理解,他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爱国将士,是我辈学习的榜样。

在最后,我们实践团成员随着讲解员来到了留言板处,讲解员对大家说,“经过今天的参观学习,大家一定对西安事变有了更深的了解,在这儿大家可以把自己的所思所感记录下来,将这种民族精神以这种独特的方式继续传承下去”。我拿起笔,沉思良久,写下了“落后就要挨打”,没错,弱国无外交,只有国家民族强大了,在国际舞台中才能有话语权,如今我们的国家蒸蒸日上,但是仍然不能懈怠,要保持居安思危。我们如今的和平与安定,是这些烈士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要想真正做到国泰民安,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实力。

我相信,中国这条沉睡的巨龙即将腾飞,中国会在习总书记的带领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设更加美好的社会主义社会。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24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品桂平西山茶韵,筑乡村振兴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一片叶子能富一方百姓”。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广西师范大学的五名学生组成实践团队,在2月24日,深…… 王辉芸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茗香致远:广西师大团队探索西山茶产业振兴之路

为了深入了解西山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探索如何通过茶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让茗香飘四海,富农惠九州。广西师范大学的“茶道同心”学生实践团队在桂平市开展了以西山茶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 卢潇婷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茶道同心团队返乡助力西山茶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茶道同心团队返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深入广西桂平市西山茶基地,运用自身专业知识,为西山茶产业发展把脉问诊,…… 卢潇婷 蒋运莹 广西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紫禁城中寻古韵

2025年1月,曲阜师范大学“红音纪行,曲韵颂辉”实践队来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馆。此次社会实践旨在通过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中国古…

品桂平西山茶韵,筑乡村振兴华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统筹做好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这篇大文章,一片叶子能富一方百姓”。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

茗香致远:广西师大团队探索西山茶产业振兴之路

为了深入了解西山茶产业的发展现状,探索如何通过茶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让茗香飘四海,富农惠九州。广西师范大学的“茶道同心…

茶道同心团队返乡助力西山茶产业发展,推动乡村振兴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振兴,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茶道同心团队返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团队深入广西桂平…

下乡筑梦 守护健康

下乡筑梦守护健康为了加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山东英才学院“梦华”志愿者团成员于2025年1月12日-2024年1月18日来到山东省济南市历…

最新发布

在三下乡活动中,志愿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在三下乡活动中,志愿者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岭南师范学院的三下乡活动已于7月27日正式开始了。而本人所在的队伍——“同行”文化支教社会实践队也紧跟着岭师大总部开展了相应的活动。在三下乡的实践活动…
“互联网+脱贫攻坚服务团”于孟岗镇九棘村开展调研活动
“互联网+脱贫攻坚服务团”于孟岗镇九棘村开展调研活动图|李昂文|李昂时间:2020.8.22020年8月2日上午,“互联网+脱贫攻坚服务团”长垣小分队成员前往长垣市孟岗镇九棘村开展农产品种类和销售途径相关的调研工作。…
美丽村庄来源于众人齐心
7月29日,线下宣传队组织去蛤岭村进行调研多彩乡村实践活动,虽然我们主要工作是下乡调研问卷,但是我们还有帮村民打扫卫生,从中深入民心,感受乡村同胞的古道热肠,体验安谧的农村生活。首先进行的是问卷填…
老有所暖,爱满夕阳
日期:2020-8-2来源: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作者:陶静玟为贯彻落实洛阳师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弘扬青年志愿者“团结、互助、友爱、进步”的精神,丰富老人们的生活,给他们带来一份欢乐和…
湖北高校学子三下乡:探索疫情后的教育企业
湖北高校学子三下乡:探索疫情后的教育企业7月31日,湖北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行筑服务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团队与广东省东莞市北斗星浮雕立体培训东莞总校取得联系,围绕探索疫情发生后的教育企业…
“互联网+脱贫攻坚服务团”于新郑市河李村开展调研活动
“互联网+脱贫攻坚服务团”于新郑市河李村开展调研活动文:杨晶晶时间:2020.8.22020年8月2日上午9时,互联网+脱贫攻坚服务团中的郑州小分队队员出发前往郑州新郑市河李村进行活动。队员到河李村后先与村长进行了…
广绣的传承与发展
广绣的传承与发展摘要:广绣作为岭南传统民间工艺,反应了岭南人们各时段审美观念和文化内涵。作为传统工艺,广绣由于受到城市化进程加速、现代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改变、机器工业的冲击,民间绣工越来越…
亲情陪伴,志愿助老
日期:2020-8-2来源: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作者:陶静玟把温暖送给老人,让情爱陪伴老人。在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有一支由15名热心社会公益、乐于奉献、富有爱心的在校大学生组成的“洛阳红女子…
走进蛤岭村,聆听新农村建设之旅
2020年7月29日当天下午3点,岭南师范学院森林木实践队“三下乡“的第一站——吴阳镇蛤岭村的深入的调研与走访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村民陈叔从事建筑行业,是蛤岭村新农村建设取得骄傲成就的见证者。在接受我们森…
文明先行,我们热情依旧
暑期实践活动进程过半,成员们在工作中互相熟悉,在合作中培养了默契。从刚开始的客气到现在的玩笑,这段共同的时光带给了我们很多意义。在视频和宣传方面,我的工作是将大家每天录制的创意美术课程视频剪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