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能源开采区前世今生与未来之路
为了探究东北采矿区的现状及其在“东北振兴”战略下的成果,7月31日,中石大“辽”原之火实践队前往辽宁省抚顺市东露天矿、采沉记忆实景公园、老工业生态复垦园进行实地调研。
据了解,当地原有采矿区当下主要以三种形式留存——第一种是继续开采,第二种是依照原有基础进行生态环境设计改造成为实景公园,第三种是进行生态恢复后复垦。调研队伍首先到达的是采沉记忆实景公园。根据资料显示,历经百年开采,抚顺市采沉区以老虎台、龙凤两大井工矿沉陷情况最为严重。从1997年10.99km2到2003年18.41km2,截止2019年,已形成23.3km2的沉陷区,其影响人口多达79595人,损毁农村集体土地13338亩。通过采访当地居民和实地调研了解到,抚顺市政府为解决这一问题,自1985-2013年共计投入39.74亿元,搬迁建筑总面积达104.5万平方米,2016年之后又搬迁地灾避险特险户6141户。针对广大煤矿棚户区改造,先后历时13年,投入173.8亿元,受益50余万人。对于沉陷区,由于采沉深度过大,政府因地制宜修建实景公园,在修复生态环境的同时保留原有建筑,必以此为基础在改善周边居民生活环境时,也将其当做工业文化遗产作为当地辉煌历史的见证。
采沉区现景 马惊宇摄
随后调研队伍前往老工业生态复垦园。通过对当地政府和复垦园负责人的采访以及实地调研了解到,针对已停工、开采深度较浅、有条件的采矿区,政府投入资金先进行生态恢复,达到要求后进行农业耕作。原有矿区或依据水资源改为水田,或改为其他农产品种植,各色产业相辅相成,建立先进的现代智慧农业体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注重生产效率和环境保护两手抓,诸如3S技术,喷灌、滴灌、漫灌交替,CO2监测等高新技术均投入实际运用。但由于自身条件不足,如土地不够平坦,水资源等,复垦园无法形成集约化农场以达到效益最大化。
重新耕作的老垦园 马惊宇摄
最后调研队伍抵达东露天矿,并在矿场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矿场。经负责人介绍,该矿场在转型以前以井工矿采煤为主,但是由于效率低、成本大、煤层开采完等各种原因,后来一度停工。自2000年伊始,由于技术进步和国家政策,经过企业整合,矿场根据自身条件开始由采煤向采油岩转变,现今矿场以开采油母页岩为主,采煤为辅,并且矿场已与其下游产业组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在矿场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后,矿场开采运输智能化、机械化,以机械开采铲车汽车搬运取代原有的炮采人工搬运,安全性大大提高的同时成本也大大减少。另外,矿场正在进行产业进一部升级。经过不断地优化整合,现今矿场已关闭所有井工矿,施工场地施工期间洒水降尘,矿震次数已降为一年1-2次,工人由10000余人缩减为2000余人。
东露天矿开采现场 马惊宇摄
通过此次调研,对于抚顺矿产开采现状有了较深的了解,抚顺市政府和企业积极响应国家政策,结合自身现状不拘一格的采取多种手段进行本地产业转型,在以人为本修复生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同时满足了本地生活生产需要,使得当地产业产值得以稳步恢复,甚至再上一层楼。
作者:李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338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