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罗书成 王淇莹)从实用品到工艺品,是不舍丢弃的竹编技艺。2020年8月2日,湘潭大学商学院赴长沙市、湘潭市暑期社会调研团来到了徐克双老师的竹编工作室进行学习。不巧的是徐克双老师外出学习,便由徐克双老师的大儿子徐飞向我们介绍竹编技艺。
图为竹编技艺传习所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徐飞是一个90后青年。团队来到竹编工作室时,他正在进行竹编材料准备。一把陈旧的砍柴刀、一条木制的长椅,桌子上的半成品、竹制工艺品摆放着,在他的双手一动一静间,竹子被劈成篾片或篾丝。他的动作十分娴熟,蕴含着专属于手工艺人的工匠精神。
匠心为魂,技艺作骨。通过与徐飞老师的交流,我们了解到徐飞老师为湘西州永顺县人,从小与弟弟二人跟随父亲学习竹编技艺。父亲徐克双老师祖辈三代都是以竹编为生。“父亲是发自内心的热爱竹编技艺,他想尽自己的力量去传承竹编技艺,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传统竹编文化”。但是伴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机器大生产逐渐取代手工生产,竹编用品被塑料制品所取代,传统竹编以生活用品为主也失去市场。“为了养家糊口,父亲曾经被迫放弃竹编而外出务工,但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广州原本的大物件被缩小化,显得更加精致,父亲便萌生了让竹编制品从实用品向工艺品转变的想法。”
图为团队成员与徐飞老师进行交流
缕缕竹丝条,编织传承梦。学习竹编技艺是一个重复的过程,技艺的繁琐与过程的枯燥;制作竹编制品极其需要有耐心,这使得许多年轻人望而却步。徐飞老师表示,“从初学到较为熟练掌握竹编技艺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反复练习,当学徒的三年没有一分钱收入、时间投入多,大部分年轻人都不愿意去做”。从小在父亲的影响下,相对于同龄人而言,徐飞对竹编技艺有着不同寻常的感情,他对竹编技艺也有些自己独到的理解。
图为竹编手工艺品特写
道阻且艰,踽踽独行而不惧。“通过制作竹编制品确实赚不到很多钱,但是我们这一代人还是需要用心传承竹编技艺,守候竹编传统文化”,徐飞如是说。在这个过程中,很多人不太理解他与竹编作品的真正价值,甚至会出现一些非议。但是他仍然潜心跟随父亲进行竹编技艺的创新。在新的时代背景之下,竹编制品真正意义上从实用品向工艺品进行转变,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工作室通过与网店进行合作,在原有产品基础上推出竹编耳环、吊坠、花瓶等工艺品。
“国家这几年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生活有一定物质保障,我们也尽自己能力将传统竹编技艺传承下去”,沉得住气、耐得住性子、将手中的竹编做精、做细,徐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潜心”与“传承”便是他最好的写照。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338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