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源,别称槎城,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属于广东东江流域的客家地区,是纯客家人聚居的地区之一,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有“客家古邑,万绿河源”的美誉。
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民风淳朴,作为客家人聚居之地,至今仍保留了不少独具客家特色的古建筑群以及风俗文化。这里不仅有独特的建筑,独特的习俗,也有许多独特的美食。
在这次的“三下乡”社会实践中,教师教育学院的实践队伍“young多彩乡村主题教育社会实践队”的队员来到了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感受当地的特色美食。
第一道美食——艾粄
艾粄,客家地区清明时节的应节小吃。“粄”是客家方言中各种糯米、粘米糕点的通称,如萝卜粄、仙人粄等。这种糕点由粘米粉、糯米粉、艾草等制作而成,故称为“艾粄”。清明时节,客家人会在踏青的路上会采摘一些鲜嫩的艾叶,用于制作艾粄。
艾粄在各地的叫法不相同,制作方法却是大同小异。明代文人郎瑛在《七修类稿》卷四十三提到寒食节小吃“青团子”的制作方法:“这种青团子是在糯米中加入雀麦、草汁舂合而成,馅料多为豆沙或枣泥。放入蒸笼之前,先以新芦叶垫底,蒸熟后色泽翠绿可爱,又带芦叶清香,是很受欢迎的清明节食品。”
制作前艾叶的处理十分讲究:洗干净的艾叶需要放入锅内用开水煮烂,以便去除其苦涩味。捞起后将其中水份沥干,并用工具打碎。客家人会将艾粄做成扁圆状,里面一般加入红豆、花生、芝麻等甜馅。
外表软糯的艾粄,“内心”也是一样的香甜。因加入了艾草,艾粄的外表看起来青翠且有光泽,并且有一定的消食健胃、散寒除湿等功效。就如宋代文人陈元靓所说的“色青而有光,食之资阳气。”艾草的味道中和了甜馅的味道,使得艾粄的整体味道甜而不腻,符合很多人的口味。口感香甜软糯,并且带有植物特有的清香。
如果你来到了河源,这道美食你绝对不能错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38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欢声笑里暂别徐家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多的为基层群众服务,展示并巩固“三下乡”社会实践成效,以及表达对巫溪县徐家镇领导、塘垭村村支两委领导和徐家镇中心小学的老师同……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以汇报之演,暂别徐家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思想认识,同时更多地为基层群众服务,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来到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开展系列志愿……
谭美君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飞扬青春,兴梦起航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增强大学生实践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开展2023年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于7月3日下午16:30在……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起航徐家,兴梦塘垭为提振“三下乡”队员精神,更好开展本次“青春飞扬•兴梦夏乡”暑期“三下乡”社会志愿实践活动,在7月3日16:30于重庆市巫溪县徐家镇塘垭村红峡山庄举行了重庆师范大……
张仁睿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游宁广古镇寻文化印记,析景区特色助乡村振兴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了解重庆市巫溪县历史文化资源,挖掘巫溪特色人文景观,助力巫溪旅游宣传,重庆……
李佳颖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心手相连同辅导,青春夏日共成长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乡村教育发展,开发儿童学习兴趣,促进儿童全面发……
许琳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科学世界大门触“手”可及为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具备通过实验室实践探索自然现象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科学思维,7月6日上午9:00,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
娄宇杰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
画笔生花,心中有梦为加强乡村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动手能力,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青春飞扬·兴梦夏乡”志愿服务队于7月6日上午9:00在重庆市巫溪县徐家中心小学开展逸师爱心公益课堂之……
关佳煜 重庆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