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我国涌现出许多关于新冠疫情及中医药文化的优秀翻译作品,这些作品将我国抗击疫情的成功经验带出国门,让世界听到中国声音。在疫情背景下,我们英语、俄语专业共10名外语学子组成“译路同行”实践队,于7月初至8月底开展为期2个月的线上社会实践。
我作为其中的一员,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将知网、百链和学校图书馆中的搜集到的与中医药对外翻译研相关的研究文献和论文,并对文章进行内容理解、专业名词解释和重新解构。
作为一个颇具难度的工作,这不仅需要我在不同的搜索引擎中输入各类与“中医药翻译”相关的关键词以锁定与之相关却也凤毛麟角的研究论文,还需要有对每一篇文章内容的深入理解。在无数个夜以继日里,我不仅要从从浩如烟海的学术库中找到这些寥若晨星的相关文献资料,还要将将每一篇论文和资料的一字一句都阅读和理解。
以我曾与团队其他成员共同参与过的对俄文《抗疫手册》翻译的研究为例,在分析中,团队成员先从多元渠道获得手册的官方的俄语和中文两个版本,而我作为俄语专业的分析员,则需要精选出两者相对应的同一部分,并将其进行比对式分析。除了大量陌生的专业性词汇,在分析中对我而言更大的困难在于如何将表达习惯、顺序结构有所不同的两种语言进行一一对应并比照。面对这样的困难,我们团队则在第一时间与学校的俄语教师团队进行联系。
早在疫情初期,致力于医学翻译研究方向的我校俄语教师翻译团队就志愿参与翻译防疫手册,其俄文版成果在塔吉克斯坦出版,在帮助当地抗击疫情的同时,极大促进了中塔两国友好交流。因此团队中作为中俄比对分析的分析员之一,我有幸直接向曾参与抗疫手册翻译的孟宏宏老师学习。孟老师作为我校的俄语专业教师,是资深于俄语翻译学的专家,她对中俄转换翻译中所需要注意和问题以及解决的措施有着很专业的把控。“其实比对分析最重要的办法就是将当中的专业性关键词汇捕捉到进行对照,而不需要去对应句子中的其他语法结构。”孟老师一针见血地指出。因而在后来对手册的比对分析中,我便受信奉行,并采撷了丰硕成果,这使我明白了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正确的方法才是努力的前提。
以我所得到的其中的一个结果为例,根据防治手册的中文官方版,对照俄语版译文,“水煎”被直译成了“Лекарство залить кипятком”(用沸水浸没药),实际上错解了中医中“水煎服”的意思。“水煎服”是指中草药的服用方法。一般是将一副中草药放入砂锅内倒凉水没过中药,浸泡一段时间之后开始熬。中草药熬到一定时间之后,再喝熬出来的水,就是所说的水煎服,用药物煮水来喝,喝的是汤剂。译者不可为追求语言的简练而忽略了其本身的含义,特别是在中医这种需要应用于临床的学科门类,稍有错误,药效无法实现,一方面影响临床的治疗效果,其后果不可预测;另一方面也不利于中医的对外传播。
作为译路同行实践队成员的我们每一个人,所要研究的,就是研究并了解中医药文化对外翻译的现状处境、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具有建设性的解决措施,即怎样尽可能减少中医药文化在翻译中因不同语境而产生的传播障碍,怎样将实践中积累的翻译经验应用于未来的中国文化翻译研究中,甚至于怎样利用翻译增强别国对中国话语的理解,以此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每个人的工作量都很大,平均两天一篇的文献材料分析需要花费很多的精力,但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没有太多的抱怨。在于队长崔奇睿私下交流感想时,他如是对我说,“这是一个非同寻常的课题。对于中医药文化传播现状的研究,将很大程度上对我们中医药文化话语权的增强起到建设性作用。”这些话不仅是使我感同身受的使命宣誓,更是我今后在实践过程中的激励。
身体力行、以匠心搭建中医药文化传播通途是我们的宗旨,迎难而上是我们的信条,追求卓越是我们的目标,引导大众回归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聚焦是我们不变的初心。我们每一个人,所彰显出的不仅是石大学子“开拓进取,锐意创新”的精神风貌,更是我们作为当代青年人应有的使命与担当。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45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