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倾听摆摊人的声音,助力新时代的民生

来源:湘潭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作者:湘潭大学物理院民

(通讯员:冯雪野 刘欣颖)2020年8月3日,在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镇,为了解疫情防控下地摊经济的社会效益及管理现状,湘潭大学物理院民生调研团成员通过问卷填写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摸查了“地摊经济”的基本现状。

天津市宝坻区大口屯镇,始建明代永乐年间,地处京津唐三角地带腹地,坐落于具有“京东第一集”美称的宝坻区,是宝坻的南大门,这里自古交通便利,朝廷在此地屯盐,人气旺盛,货物“吞吐”能力强,故有“填不满”的大口屯之说。全镇土地面积58.3平方公里,内辖58个行政村,全镇总人口5.3万人。

上午,团队成员来到了市场,市场左侧是一排排衣物摊,先同一位中年阿姨交谈了起来,根据调查问卷调研人员向阿姨了解了大概的情况,之后又问了周围摆地摊卖衣物的大叔“赶集”去了,收入每天在70元到100元以上不等,主要是看摊位大小和季节,换季时候是旺季。大部分人摆摊地点在市场内,主要矛盾是场地规划问题。

市场的右侧是水果蔬菜类,团队成员同一位老奶奶说明了自己的身份和来意,买了些小西红柿,继而又转向老奶奶身边的人询问。成员了解到大口屯这里卖蔬菜的人是最多的,且大部分是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卖的主要是大蒜、韭菜、玉米、辣椒、冬瓜、黄瓜等。时间集中在上午、傍晚,市场内有地租,蔬菜相对贵一些。

走出市场,团队成员见到了另一番景象,在与老爷爷的交谈中,团队成员了解到:外面的蔬菜便宜些,没有地租,但是卖得不安稳,要时刻提防城管,“他们来了我们就得紧跑”。收入也是每天几十元不等,蔬菜大多来自于自己的劳作,在询问原因时,老爷爷说到:“在家里呆着也是呆着”。在与老爷爷交谈的过程中,周围卖竹筒粽子的阿姨、卖黄瓜的奶奶、卖大蒜的爷爷加入了交流,大家越说越激动了,有人开始称城管为“黑社会”了,原因是城管有时候用水淋这些老人,有时候会拿走他们的称,有时候拔走他们的车钥匙,会产生很激烈的冲突。据了解,这些矛盾点主要是城管的管理方式不恰当,以及摆摊者不合规章的摆摊。

傍晚,团队人员又来到了市场外,同许多卖水果的叔叔爷爷进行了交流,这个时节水果摊位主要卖的是桃和西瓜,收入每月在1500-3000元左右,年龄以老人和中年人为主,水果部分来自于自家种植,但大部分还是购进的。此外,还有许多卖食品的人,挣的钱在摆摊中相对较多,也更年轻,有28岁的年轻人、40岁的阿姨,也有老年人,主要食品是煎饼、披萨、油饼、糕点、竹筒粽子、拐棍爆米花等。收入每天几十元到上百元不等,分布较散,但大多在傍晚的市场旁与路边,主要矛盾亦是在与城管的管理之间,但相对较轻。

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我国遭遇经济增长下行,国民就业形势严峻,国民收入增长放缓。正值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为优先保障民生需求,保障居民就业,降低失业率,拉动消费,2020年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杨宝玲建议在规范城市管理的同时,因地制宜,释放“地摊经济’的最大活力。“地摊经济“在一定程度上拉动了消费,拓宽了就业渠道,为一批无固定职业者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的灵活就业,缓解了疫情带来的负面经济影响,也对社会稳定有着积极作用。但”地摊经济”的特殊性也给城市管理也带来一些难题,需正视并予以解决。

地摊经济既体现了一座城市烟火气,也是城市综合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一个刻度与窗口。地摊经济往往是沿街为市,会给城市环境卫生和城市管理都带来了巨大压力。近年来,正是因为城市管理压力增大,各地才纷纷取缔了地摊经济。其实这是一种保守行为,不能因为地摊经济存在管理难度就搞一刀切,而划定一定的范围,制定相关的标准,把地摊经济整合到一起,进行统一的集中管理,这种方式的想法很好,但是容易形成冒进行为,造成人民群众的不满。其弊端也已显现于大口屯镇,大口屯镇就划定了市场,进行了集中管理,但对于市场的规模,地租的合理,管理的规范等,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大口屯镇这里规范的市场规模较之前小很多,且交通不便,车辆流通难,严重影响了经济发展,许多曾经的大摊位早已不再青睐这里;这里的地租,相对于一部分老人的收入,仍旧是入不敷出,但也有一部分食品摊位存在故意逃避地租的嫌疑;这里的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仍旧尖锐。

如何在建设文明城市的同时,让一部分人民群众“有处安放”;如何解决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矛盾,使之更加文明;如何让老百姓生活更加幸福,一同奔向小康,这需要每个人的共同努力,期望未来会有好的答案。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557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访文化会堂,见数智力量——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化大会堂和洪州窑博物馆,对丰城市的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的结…… 付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浅游博物馆,察不足之处——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化大会堂和洪州窑博物馆,对丰城市的红色文化与数智技术的结…… 付旋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寻迹八一精神,勇担时代使命——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赓续红色血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凝心铸魂的新时代价值”,重申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指出红色文化的价值,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程可欣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化红色舞台剧,厚植观众长征精神——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

《长征第一渡》是中国首部大型红色文旅史诗舞台剧,于2023年3月23日在长征大剧院首演。该剧由著名导演肖向荣执导,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如360度机械液压可翻转舞台、全景式投影技术等,为观众…… 陈淑情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技术赋能红色文旅,共赴发展新机遇

在数智技术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地红色文旅与时俱进,借助数智技术助力红色文旅创新性发展。于都,作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意义和红色文化价值。近年来,于都通过数智技…… 陈淑情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追寻红色印记,传承不朽精神

初入红色基地,触摸历史脉搏步入馆内,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信仰的力量”展区。大厅正中央,一尊英雄雕塑庄重挺立,展现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神情和无畏的姿态。沿着展厅的路线前行,在抗日战…… 苏吉筱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跨越地域界限,传承红色基因

离开江西,实践小组北上山东济南,探访济南解放纪念馆。在这座现代化与历史感并存的建筑内,数智化展览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利用大数据分析,纪念馆能够精准捕捉观众的兴趣偏好,…… 李冰冰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数智引擎激活红色文化,驱动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径

在数字化浪潮的推动下,一组来自曲阜师范大学的实践小组近期深入赣鄱大地,走访了包括赣东北苏维埃政府旧址、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济南解放纪念馆、新余革命烈士纪念碑及上栗镇烈士纪念…… 李冰冰 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寒假社会实践“红心研墨”:开启教育新篇,擎起知识明灯

导语:寒冬凛冽,却挡不住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中姜雯、田浠彤、张秀丽、丁浩然四位志愿者的炽热之心。他们…

访文化会堂,见数智力量——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

寒假社会实践红心研墨:教育实践新征程,点亮知识新灯塔

在寒冬之际,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红心研墨团队姜雯、田浠彤、张秀丽、丁浩然四位志愿者怀揣热忱,奔赴淮安奇思妙艺术培训机…

浅游博物馆,察不足之处——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

寒假期间,曲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鲁赣红韵”实践队走进江西省宜春市的一座小县城——丰城。在这里,他们分别参观了文…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追寻诗仙足迹,探秘太白文化

为探寻城市文化底蕴,激发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与文化自信,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史践履,睦邻同行”社会实践队…

最新发布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赴浙江嘉兴“红色溯源,逐梦寻根”实践团
在白鸽飞翔的年代里,需要军人保卫祖国、镇守和平;在经济发展的浪潮中,需要军人为“四化”建设、为美好的憧憬而不懈努力。2020年8月4号,浙江工商大学信息学院“红色溯源,逐梦寻根”实践团成员黄阳洋回到她…
线下问卷发放进行时
2020年8月5日,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党建中心“重温革命经典,再现红色青春”暑期社会实践团队成员继续展开活动。上午,实践团队一起开了晨会,两位主任布置了今天的工作和任务。在王纯洁主任的指导下…
管院学子三下乡||直播助农拓销路,助力脱贫奔小康
线上分享会和培训会2020年8月2日晚上7点和3号晚上6:20,西安科技大学2020赴长武县三下乡扶贫社会实践团全体队员参加了管理学院电子商务专业大三学姐主持的电商直播分享会和电商直播的培训老师主持的培训会,学姐…
蒲公英支教:把兴趣带入课堂
为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帮助暑期孩子学习成长,洛阳师范学院蒲公英支教活动加入孩子们暑期生活。截止到8月4日,蒲公英支教活动已经到了最后阶段,活动成员对于对于此次活动也有了更深的感悟。对于小学阶段的…
蒲公英飘向大地
为回报社会,帮助孩子们的学习和成长,洛阳师范学院蒲公英支教活动加入了孩子们的暑假进程。各位成员线上线下都集合起来,为上好这一课而努力。“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到了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
乡村振兴,容貌换新
那个阳光明媚的下午,隔着城轨透明的窗户,向外远远地望去,那是东莞虎门的方向,是一片片绿油油的田地,是一汪汪清澈的泉水,有田有水,散发着浓郁的乡村气息。这次的三下乡主题与乡村振兴有关,这也让我想…
师生手牵手,支教心连心
为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助力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洛阳师范学院蒲公英支教活动在暑期如期而至。蒲公英支教并不是今年的特色,洛阳师范学院一直都很重视支教活动的发展。由于特殊原因,此次活动内容更加丰富…
践学内德识,行担当责心--山东理工大学“蒲公英”社会实践团实践感悟
“青春由磨砺而出彩,人生因奋斗而升华”,在大学生的担当与奉献面前,习近平总书记这样说道。2020年7月22日-7月31日,为期十天的的社会实践也以欢乐的尾声告一段落,作为“蒲公英”实践团的成员之一,经历了线…
师生手牵手 支教心连心
为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助力地区教育事业发展,洛阳师范学院蒲公英支教活动在暑期如期而至。蒲公英支教并不是今年的特色,洛阳师范学院一直都很重视支教活动的发展。由于特殊原因,此次活动内容更加丰富…
福建学子三下乡:走进“绿色工厂”,探索返璞归真历程
【集美大学8月2日讯】(通讯员:陈媛媛林家茹卢心茹)8月2日,集美大学理学院青年践行新思想实践队来到地处厦漳交界处的厦门市同安区莲花镇罗溪村,对“罗溪村清除石材厂”这一问题进行实践考察。通过实地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