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日上午,安徽师范大学“情系川皖•圆梦巴蜀”山区留守儿童线上支教团借助腾讯会议平台与四川贫困山区的孩子们进行了2020年暑期第一次会面。这是安徽师范大学学子踏上支教征程,为孩子们带去希望的第十三年。
情系川皖,十三载坚守初心
十三年前星星之火初现,如今已成燎原之势。
“一朝近其身,一生为其愿。”2008年7月8日,安徽师范大学地旅学院2007级旅游管理专业汪继彬同学在发生汶川地震后,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成都市团委的帮助下,来到四川省达州市进行支教活动。“一人劈一路,一人变队伍。”川队成立后,先后作为校级、省级、国家级重点团队,在校团委和当地小学领导的关心与帮助下,前往四川山区进行支教活动。这十二年里的每个夏天,师大志愿者们都会如约而至,来到四川省南充市阙家镇新祠堂村村小和达州市金鸡乡尖山村保利时希望小学为孩子带来知识的火苗。
图为19川队老师和孩子正在亲切交流
2017年,在川队十年之际,团队开展了“川皖学堂”线上支教项目,更广泛、更稳定地服务于巴蜀偏远山区支教地,打破传统暑期支教的壁垒,带领师大学子进行长期线上支教,将较为先进的教育理念,较为完善的知识体系,较为较为丰富的课程结构带进山区,形成长期、稳定、连续的支教形式。
十三年里他们坚守的是不变的初心,与时俱进发展着的是创新的支教模式!由于疫情的隔绝,今年团队队员与孩子们不能手拉着手共同欣赏四川灿烂的星空。但志愿者们的初心冲破了疫情,跨过了洪坡,他们依托川皖学堂线上支教项目基础和腾讯会议平台,以及线上云端授课的方式,和孩子们在开学第一课如约相见。
图为20川队老师和孩子们互相自我介绍
圆梦巴蜀,云课堂再度起航
来自六个学院的十七位支教老师整装待发,课堂伊始,老师们和孩子们隔着屏幕互相介绍和问候。长时间的分离使得孩子们在自我介绍时略显羞涩,但时不时跳动着的对话框和和屏幕上他们的笑脸却难掩那份兴奋之感。一言一语的彼此熟悉之中,又一个延续希望,收获梦想的故事开始了。
图为副队长孙浩畅主持开学第一课
副队长孙浩畅接着向家长和学生们介绍了本次川队线上支教的具体课程以及课程安排。接下来的三周时间里,除了英语、音乐、美术、科普、德法等主要课程,团队还准备了疫情防控知识宣讲、山洪避险科普、爱国主义教育、少先队徽宣讲等特色教育系列课程。英语课上教孩子们识记英语单词,音乐课上教唱最新的正能量流行歌曲,美术课上教大家用画笔画出可爱的小动物、剪刀剪纸出好看的花朵……孩子们听到这些有趣的课程,一个个不禁都睁大了双眼,饱含着期待。
在开学第一课接近尾声的时候,一个总结2020年上半年发生的一系列大事件的视频吸引了所有孩子们的目光。视频中展现了2020年中国发生的灾难以及中国崛起腾飞的成果。“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国家太厉害了!”对话框里不断地弹出小朋友们发的消息,简单的字眼里是这群小小少年们对祖国母亲的爱与关注。当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说着“老师再见,老师辛苦了”的时候,开学第一课也圆满结束了。
图为支教地孩子在课上的感悟
薪火相传,爱之链又聚希望
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教育是人才成长的沃土。参加线上课程的孩子们大多都是四川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他们是含苞待放的花朵,也是未来的国之栋梁,民族未来的希望之炬需要他们来传递。川队目前累计支教已超过2500课时,受益山区儿童多达560人,曾经当地被帮扶的对象现多名已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成都师范学院等高等学府。她们选择归雁反哺,加入川队,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证明着爱与教育的力量,就这样,一代一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在那个偏远的山区延续着希望与梦想之光。
图为四川当地教育局领导及学院领导赴川队十周年慰问
从十三年前百废待兴的地震灾区,到如今充满活力的希望小学,从当年的只身一人赴川支教,到如今的志愿者遍布全国各地。是年复一年的坚守,让这把爱心的火炬代代相传,不曾中断。疫情阻挡了志愿者前往巴蜀实地支教的脚步,却阻挡不了他们的赤子之心,也无法减弱孩子们对知识的深切渴望。他们乘愿而来,给山区播撒上希望的种子,年年如是,遍地的花开,就是十三年来川队存在和延续的意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589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