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主席曾提出:“新农村建设要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换而言之,只有重视乡土文化、挖掘和利用好乡土文化,不断推动乡土文化繁荣发展,才能使其成为乡村振兴的不绝源泉,为乡村振兴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但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承载着乡愁记忆的乡土文化地标,正面临着被损毁、破坏甚至消失的危机。因此为了响应党的十九大号召,8月2日岭南师范学院“森林木”实践队在广东省湛江市吴阳小乡镇开展了保护乡土文化地标实践活动,此次活动旨在走出校园,走进乡村,助力乡土地标文化保护!
2020年8月3日,“森林木”社会实践队成员来到了位于广东省湛江市吴川市吴阳镇霞街街道的极浦亭了解情况,此次受访的是当地村庄的村长李华富先生,李村长是村里的老干部,因此在谈及极浦亭时,李村长的感触颇多。据了解,极浦亭是南宋末期先辈李凌云为了设教讲学而建,距今已700多年,重修过两三次,但仍然保持着清朝建筑的风貌。宋末宰相陈宜中于祥兴二年前往占城(今属越南)借兵时,途径吴川,宿于极浦亭。曾在亭中留诗。极浦亭自此声名鹊起,加上鉴江三条支流会于亭前,地处江口,渔艇纵横,每当夕阳西下渔船归来时,灯光点点,有如繁星满天,彼时商贾云集,买鱼沽酒,击掉讴歌,热闹非凡,故称“极浦鱼归”,成为吴川八景之一!
(图为解放前极浦亭的照片 此图来源于互联网)
极浦亭于1983年进行维护,同年成为吴川县文物保护单位。但是久经岁月,极浦亭渐渐失色,幸运的是,由李屋巷村民李光煜在外经商回乡,意识到该文化地标正在逐渐荒芜,因此出资三千万,进行建设。才有了如今保护完好的极浦亭!由极浦亭 至325国道的道路也已经竣工,大大方便了村民们的生活出入,以及刺激了当地旅游业的繁衍。
(图为修缮之后的极浦亭 )
(图为队员们与李村长在讨论极浦亭的历史及未来的前景 )
李光煜先生此举,让大家更加地意识到,维护文化地标的重要性,“森林木”实践队希望此次调研能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呼吁村民们保护好乡土文化地标,并鼓励大家一起扩大宣传,在遵循保护为先的同时,适当地对极浦亭和极浦公园的景观功能与乡村公共文化活动结合,让每一个村民甚至更多人重视起对乡土文化地标的保护,引起更多的保护文化,参与乡村振兴的工作中!
(图为队员在了解村民对乡土文化地标保护意识的情况 )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612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