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小小番薯,大大梦想 ——番薯改变农村面貌

来源:岭南师范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作者:“薪火”实践调研

怀揣着激动的心,我们岭南师范学院的“薪火”实践调研队开始了我的下乡之旅,我们的队名寓意着吴川扶贫之旅薪火相传,振兴之路更加自信从容。此次三下乡之行是以助力脱贫为主题开展的我们的调研活动。我们的调研实践时间主要是7月29日-8月5日,主要针对湛江吴川稳村——农村新貌精准扶贫的具体成效进行调研。

稳村政策多种多样,最重要的就是因地制宜,结合番薯是吴川市最主要的经济作物,脱贫采取了打响“稳村番薯”品牌的道路。

“做梦都想不到种番薯能改变我们的命运!”稳村党支部书记吴田生感慨,番薯这一祖祖辈辈种植看似平平无奇的作物,如今已经成为稳村走向小康的“金钥匙”。据了解,2015年稳村集体收入只有6000元,2017年依托品牌产业,稳村贫困人口平均分红3500元,比往年同期增长了9倍,人均年增收5000多元,全部实现脱贫。村里集体分红16.8万元,增长了27倍,全村种植户普遍增收五成。扶贫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老百姓的钱包越来越鼓,大家对生活也有了盼头,稳村里展现了除了一副欣欣向荣的画面。

“稳村番薯”项目加快了脱贫步伐,2016年该村共有16户48人脱贫,占全部贫困人口的48%。

稳村是湛江市纪委监察局、湛江市经济技术协助办公室、湛江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帮扶的贫困村。自去年5月5日驻村工作队进驻稳村以来,工作队积极探索精准脱贫的新路子,把发展产业作为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找准稳村生态环境好、番薯质量好的优势,通过提高供给质量和打造产品文化,链接优质市场,使“稳村番薯”初步形成品牌,并通过优化市场运作模式,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目前,稳村已形成了“公司+农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和贫困户)+基地+农户+‘双订单’(收购订单、认购订单)”的农业产业发展模式,落实了收购服务收入、销售利润收入“双保障”,实现了村集体、贫困户、全村种植户“三增收”,仅用8个月时间就基本形成“一村一品”的发展格局,“稳村番薯”已在全国范围内小有名气,在湛江当地大受热捧。

与此同时,村民收入提高之后,稳村还启动“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优化美化村场人居环境。目前已完成自来水、环村路、排灌渠、文化活动中心、文体广场、电网改造、鉴西江桥、农产品加工基地、农产品展示交易中心、南路示范街、污水处理站、垃圾处理站等25个项目,美丽乡村旅游基地建设顺利推进,村民饮水难、行路难、耕种难等问题成为历史,143条巷道全部硬底化,一栋栋小洋楼拔地而起,村场村貌焕然一新

(图为稳村村委会)

在走访过程中,最让我难忘的事件就是黄镇坡春耕生产了。黄坡镇稳村是省定

困村,有农田800多亩。在湛江市纪委监委扶贫工作组的帮扶下,该村通过“公司+贫困户+村集体”的模式轮种水稻和番薯,每年3月份种植水稻,7月份种植番薯,打造“一村一品”的“稳田香”品牌。

在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稳村抓牢抓实防控工作,让村民自觉做好防护措施,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该村狠抓复耕复产工作,及早部署、瞄准时机抢抓农时,以最快速度在全村的农田上种植水稻。正是由于正确的决策,让老百姓在疫情的荼毒下抢到了时间,在脱贫攻坚的关键节点上占到了上风。

乡村发展不仅要让老百姓们实现物质上的富足,还要实现文化活动上的富足。稳村在全力发展特色的“稳村番薯”经济的同时也关注于丰富老百姓们的闲暇文化生活。稳村在这几年里盖起了党建分享基地,在里面挂置了党扶贫的各种政策,让老百姓们可以第一时间了解到党和国家的新政策,第一时间感受到政策带来的红利。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797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数字辛追”——科技唤醒沉睡千年的历史

2025年2月7日,河海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实地探访了湖南省博物馆,深入了解了融合前沿科技与深厚历史文化的辛追夫人数字人项目。据湖南省博物馆工作人……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终端,深度集成导览终端、计费系统和语音系统。为深入贯彻党……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人“小可“助阵古埃及文明展 河海大学学子调研AI赋能文创新模式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古埃及文明大展”近日迎来特殊参访者——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调研团。他们在数字人AI导览员“小可”全程引导下,完成了一场人工智能与文化遗……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开展多地实践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河海大学“数智弘文”调研团多地实践总结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河海大学“数智弘文”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 河海大学数智弘文 河海大学商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数字华章,文脉传承”:数字人赋能传统文化传播调研团开展社会实践

参观结束后,调研团与上海博物馆数字化团队交流,了解到“小可”背后集成强大的大模型能力和海量文物知识库,依托便携式导览…

探秘语言景观,延续爱国火炬

2025年1月13日至1月20日,广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语言景观实践队赴凭祥市开展友谊关“爱国”景观的情感机制调研,感…

河海学子源泉工程回校宣讲

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宣讲活动报道2月17日,河海大学源泉工程团队在学校礼堂举办了一场精彩的宣讲活动。团队成员韩孟昀、郑钧…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沂蒙精神进校园 凝聚奋进新力量”宣讲活动

为了让同学们深入了解沂蒙精神的内涵,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同学们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2月23日,聊城大学沂蒙精神红韵志愿宣…

地理与环境学院开展乡村教师访谈社会实践活动

为记录乡村教育变迁历程,弘扬乡村教师的坚守精神,深入挖掘乡村教师的教育故事,寒假期间,聊城大学地理与环境学院2024级4班…

最新发布

“疫情防护、复工复产”调查问卷线下发放完毕
为深刻领会新思想的科学内涵和实践伟力,进一步深化青年爱国情,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人文分院党建中心在两个一百年的交汇期进行以“重温革命经典,再现红色青春”为主题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疫情防控、复…
农村大棚建设
众所周知疫情造成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到今天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农民的生产是否得到良好改善仍需要调查,所以今天我去乡里的大棚进行了复产复工调查。经我们调查在年初的时候他们的农产品销量确实…
南京师范大学泊浪团队:学习强国进家庭阅读推广暑期实践
近日,为推广全民阅读,巩固精神层面的脱贫攻坚战,用专业学习知识反哺贡献家乡文明建设,让学习强国平台精神走进千家万户,由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强化院和计科院12名同学组成的泊浪团队顺利开展了为期两个…
乡村大棚产业复工复产的调查与研究
众所周知疫情造成的影响是深远而广泛的,到今天疫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但是农民的生产是否得到良好改善仍需要调查,所以今天我去乡里的大棚进行了复产复工调查。经我们调查在年初的时候他们的农产品销量确实…
趣味竞赛 群英荟萃
2020年8月6日,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赴汕头潮南桃溪学校云实践服务队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入第六天,接近尾声。为了检验队伍的教学成果、巩固同学们的所学知识,在活动尾声阶段,队伍举办了…
青岛科技大学赴郯城县归昌乡 “希望小屋”爱心志愿团首次开展支教工作
8月4日,继参观过“希望小屋”的建成后,青岛科技大学赴郯城县归昌乡“希望小屋”爱心志愿团于8:30准时赶往归昌小学,在这里开启了志愿者们支教的第一节课。面对十五名第一次见面的小朋友,志愿者们选择通过三…
“季夏业之梦”三下乡调研队开展复工复产调研之赴临沂市众邦包装印刷有限公司
7月31日9:00,青岛科技大学“季夏业之梦”调研队队员来到临沂市山东众邦包装印刷有限公司对疫情过后的小微企业复工复产情况进行调研。来到公司后,负责人亲自接待并带领队员们参观了生产车间。参观过程中,负…
良师益友,云上同行
8月4日,华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赴汕头潮南桃溪学校云实践服务队的线上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进程过半,各项课程按计划开展。其中,义教组开设的课程主题多样,知识丰富,拓宽了桃溪学子的视野。…
永信青年为您讲述焦裕禄事迹展馆背后的故事
2020年8月7日上午9时,洛阳师范学院“永信班社会实践”成员到位于洛阳市涧西区中信重工园区焦裕禄大道西侧的焦裕禄事迹展览馆进行参观学习。通过参观,该成员了解到1956年,洛矿一期工程建成。60多年过去了,一…
青岛学子云中探湖南 远处送祝福
7月9日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湖南怀化云支教队联合陇遇实践队,在校内组织“云上人常在,接力送温暖”活动。该活动在线上征集短视频或一段书写工整漂亮的文字,并将文字打印,协同募捐的书籍送到甘肃天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