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守住绿水青山,守住美丽幸福—— 山东大学“守望”社会实践团调研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来源:山东大学 作者:张可心

守住绿水青山,守住美丽幸福——

山东大学“守望”社会实践团调研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文/张可心 图/邵鹏翔

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5000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习近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传统粗放的农村经济发展模式并没有取得根本的转变,农村生态环境令人担忧,特别是村镇环境脏乱差,饮用水水质下降,畜禽养殖污染工业企业和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等问题突出,使农村环境质量进一步恶化,不仅威胁着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制约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因而当前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8月6日,山东大学“守望”实践团开展调查当地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现状,进行新时代美丽乡村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实践调研等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上午8点,实践团代表邵鹏翔于河南省驻马店市西平县焦庄乡得到当地政府的接收,在村干部的领导下带领下,队内其他成员线上陪同,运用“互联网+社会实践”的方式走访调研几个代表性村庄的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落实情况。走访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当地政府通过多种宣传途径,宣传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内容,为村民普及环保知识。从乡智能广播到乡村干部走访宣传再到人居环境微信群等形式向全乡群众宣传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意义,当地政府还将农村人居环境工作纳入各村目标考核,同时不定期组织乡班子成员、包村干部、各村支部书记外出参观学习或自查观摩评比,激发了各村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在全乡掀起了人居环境整治的高潮。

走到一条小水沟时,村长停下了脚步,站在桥上,手抚着护栏,指着这条小水沟说到:“这个地方的变化是最大。当时这里是条没有水的干沟,慢慢地发展成了垃圾场。到了夏天,废坑周边就会有很大的恶臭味儿,村里搞生态文明建设时,我当时就提出先要治理这个废坑,让它没臭味儿,有水流,有花开,有鱼生。”到现在五年过去了,村长口中的那个废坑完全变了个样,村里还修建了一座桥让人们观赏,坑对面还搭建了一个文化广场,每天晚上吃完饭,村民们都会到这儿来散散步,改善了小区域的生态环境,也丰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看着村长激动的神情,我们才意识到新农村建设中单单是生态文明建设这一环就有着千千万万和村长一样的基层干部所付出的心血!

在调研的同时,邵鹏翔向当地村长提问道:“党中央提出的以生态文明理念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战略,对于当地到底有什么样的作用?”村长回答道:“近年来,村民生活的幸福感都在不断提高。主要原因是村子在乡政府的领导下,环境、经济并头抓,双管齐下。在污水池治理,道路绿化等生态建设方面村里卯足劲,抓治理。在村里贫困户开设清洁员公益岗,这样既缓解了村里未脱贫人口的就业压力,也让村里更加干净,整洁,每次过年外出打工的那些人回来都会感叹村子又变了个样,变好看了。”村长的一席话,让我们很是触动。看着湛蓝的天空,绿化齐全的马路和干净整洁的街道,团队成员都深刻领悟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道理

下午2点,团队代表邵鹏翔在村干部的邀请下,到村民家中和村子里调研当地正在推广的生活垃圾处理办法。焦庄乡按照“户集、村收、乡运”的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模式,乡里共有4辆清运车,近1000个垃圾桶,并按人口比例配齐村级保洁员,实现了集镇、村委、安置点垃圾收集、清运常态化的运行目标。由于农村的生态环境较脆弱,农村垃圾与城市垃圾也有很大的不同,集中处理好生活垃圾、安全处理好农业垃圾是保证农村人口饮食饮水卫生安全、保障经济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

随后实践团代表邵鹏翔主持召开全体实践团成员线上会议。会上,实践团成员根据往日所学和今日所见,用当地政府近年留存资料与实地走访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直观鲜明地了解近年来村子在生态环境方面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学以致用为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和发展建言献策。

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出现了稳中向好的趋势。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我们依旧要在“新时代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上不断努力,而且我们在保护环境的过程中,也在不断的更新、丰富、发展自身。按照我们调研焦庄乡生态文明建设程度来看,我国的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确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但是仍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希望政府可以有效宣传,将环境保护由政府主导转向公众自觉爱护,将民众保护环境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共同创造祖国的碧海蓝天。但是我们要明白,建设美丽中国绝非一朝一日,而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更是困难重重,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动员起来,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努力建设一个温馨、和谐、美丽的绿色家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827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年后,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时代背景下,小岗村再次成为观……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书写科创之梦,让青春更闪耀——刘凯

引言新时代的青年不忘初心,奋斗力行,用汗水浇灌理想,用智慧开启新路,用自身行动诠释了“创新无止境”。创新型人才是科技创新活动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资…… 安徽中医药大学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医产融合为乡村振兴开辟新路径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医药与康养、教育的深度融合,不仅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动力,更为乡村振兴开辟了新路径。安徽中医药大学“医路潜行”青年志愿先锋团深入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程庙村调研……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从新安百草园到智慧中药房

2024年7月10日至7月12日,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立德创新卓越班”联合上海中医药大学“屠呦呦班”共计40余人赴安徽省黄山市歙县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调研。黄山歙县是新安医…… 刘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中医药大学三下乡--歙县义诊暖人心

义诊温暖人心,医药点亮乡村2024年7月11日早晨,安徽中医药大学新安医学调研实践团来到了歙县经开区社区委员会进行义诊活动。来自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安徽医院的六位专家一同上阵,…… 刘凯 方文发 杨雯 安徽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聚焦南阳五中丁军丽老师:以爱为笔,书写历史

2月16日,广西师范大学教育之光寻访团成员冯彦博深入南阳五中(三全校区),对深受赞誉的历史教师丁军丽展开深度访谈,旨在弘…

一粒火种,点亮振兴之路——“大包干”精神 赋能凤阳县小岗村乡村振兴

1978年的一个冬夜,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户农民在一纸“生死契约”上按下红手印,拉开了中国农村改革“大包干”的序幕。四十余…

参观朱光纪念馆,铭记历史砥砺前行

2025年2月5日,“文化之根,精神之魂”社会实践队一队员怀着对革命先辈的崇敬之情,走进了承载着深厚历史意义的朱光纪念馆,进…

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返家乡:环保教育宣传在行动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引领下,安徽工业大学的奚燕同学利用暑期返回家乡安徽铜陵,开展了一系列环保教育宣传活动,旨…

【班团建设】“借院校之花,结学习之果”——法学2303团支部数字法治专家讲

当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法律与技术的交融已成为时代命题。2024年12月13日,法学2303团支部全体成员齐聚马房山校区西院会议中心…

最新发布

青年铸就时代 韶光不负家国——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
为了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8月6日-7日,“高擎新时代思想火炬争做新征程优秀青年”暑…
湖北学子三下乡:学习宣传《民法典》 法入人心
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将于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深入民心调查团成员为深入学习宣传《民法典》,…
记鄂豫皖苏区首府烈士陵园之行
今天队员李锋来到新县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参观。走进大门,首先看见的是一个巨大的广场,广场上方写着“大别山红歌广场”,听人说这里经常举办一些革命纪念活动。离开红歌广场,顺着阶梯向左边走去,走上…
学习民法典,争做新青年
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并予以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让实践队员加深对解民法典内容的认知,7月27日,我所在的湖北汽车…
华中农业大学:“干”字当头,助力脱贫攻坚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扎实推进脱贫攻坚,7月27日,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学生仓巍华前往云南省石屏县牛街镇箐脚村开展了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活动前期,仓巍华前往石屏县…
8.7【实践感言 光电学院】 社会实践感言
作为“同心抗疫,助力农产品”的组员,我深刻的体验到了实践从规划到真正的实践期间是有很多步骤的,从计划时间到真正的去联系地点等,这都需要许多考虑。我感慨颇多,我们见到了社会的真实一面,实践生活中…
致敬平凡 致敬英雄 致敬全体中华儿女
致敬平凡致敬英雄致敬全体中华儿女——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电学院暑期社会实践采访活动2020年,一场猝不及防的新冠肺炎席卷而来,让大学生原本短短的一个月寒假被无限拉长。从寒冬到酷暑,看着振奋人心的新…
实践,永远在路上
(通讯员钟靖)2020年8月7日上午8点整,湖北师范大学青青萌芽实践队的暑调线上调查活动“疫情期间,你学习了吗?”第二天的活动正式开始了。有了昨天的经验,今天实践队的全体成员们有了较为清晰的活动头脑,…
支教结束:离别是为了更好地重逢
世间的相遇皆是重逢,而所谓的离别,只是为了更好的重逢。8月6日,伴着清晨冉冉升起的太阳,破晓的晨光慢慢唤醒沉睡的生灵,不知不觉中“向日葵”暑期社会实践线下团队正式结束为期11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
文明你我他,生态靠大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一直致力于发展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乐于奉献,回报社会的精神。因此,在2020年7月,开展了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数学与统计学院11名学生们自发组成“生态,文明”践行队,为保护生态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