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珍馐美馔,一味相传”——工学院走进中国传统美食

来源:丽水学院工学院 作者:陈啸啸

“珍馐美馔,一味相传”调研

七月,我们在行动。“家乡传统美食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小组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暑期实践活动。

美食,是沟通人与人心灵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国有句古谚语叫做“民以食为天”。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特点,它们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和想象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包含着中华民族的创新精神,体现了传统科学价值、人文价值、经济价值,承载着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传统美食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推广传承,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社会实践,不仅了解和品鉴了家乡传统美食以及美食背后的故事,而且让我们接触社会,走向社会培养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小组成员齐心协力、积极交流沟通,合理分配任务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价值取长补短让我们了解到团队合作的力量。

在实践中,首先大家合作完成了“家乡传统美食”问卷调查。由调查结果可以发现现在的青少年对家乡的美食但是大概了解,那么中国传统美食又能够了解多少。传统美食的味道在改变,文化在消失。难道就让它像草原变成荒漠,在变成绿洲,草原变成荒漠何其简单,荒漠变成绿洲却要耗费多少人工物资。现在的中国饮食是祖祖辈辈一代代沉淀的精华,但是它们正在被历史长河滚滚江水淹没。现在的人们喜欢吃快餐因为快捷、干净、用餐环境好、价钱相对便宜,相同条件下中国菜比较慢,中国美食注重色香味俱全。中国美食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更是包含了华夏民族对美食的追求与热爱。中国人讲吃,不仅仅是一日三餐,解渴充饥,它往往蕴含着中国人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哲理。

七月八号,虽然我们十四个人来自五湖四海,但是我们都在做同一件事在自己城市的美食街穿梭,寻找美食,寻找记忆中的味道。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各地气候、物产、风俗习惯都存在着差异,长期以来,在饮食上也就形成了许多风味。中国一直就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有“南甜北咸东酸西辣”之分,主要是巴蜀、齐鲁、淮扬、粤闽四大风味。

如何将传统美食更多人了解和传承?有时听到周围人说到哪里才能够吃到正宗的美食,可是现在满大街都是连锁店餐厅。原来手艺的精髓,食材的挑选,都会影响美食的口味。有一部分人因为开连锁店这种模式毁了传统美食,因为家乡的传统美食是非常讲究的,但是到了连锁店餐厅美食有的是流水线生产制作工艺变了,即使小的美食店是人工可是美食终究变了,没有匠心、没有情怀,它只是转钱的一种方式。那这背后的工艺和故事也会消失。但更多的人认为这是为了让传统美食更好的传承走出家乡,但是不同地域口味不同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就必须调整。既能够受消费者喜欢,又能把家乡传统美食得到传承。事情都有两面性,但是只要做好自己,不忘初心。我们自己动手制作美食,吃到自己动手做的美食感觉满满的幸福,我们相信家乡的美食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经过这次实践活动,我们不仅了解了传统美食,以及背后的故事及文化,并且在实践中锻炼自己。中国传统美食是这中国人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总和,但是为了不让它消失我们需要改革与创新让美食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866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神宣讲活动。遵义会议在党史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二十世纪……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遵义精神延续至今,成为了人们坚定理想、勇于担当的强大精神动……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七、八次宣讲活动圆满成功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3月31日讯(通讯员汪祥)在历史的长河中,遵义精神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不朽的光芒,它不仅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更是每一位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具备的高尚品质…… 刘锦睿,汪祥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发扬遵义会议精神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3月11日电(通讯员汪祥)2025年3月6日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在开学后,回顾过去的六次工作,并且预祝后续工作顺利10月15日,星火遵忆宣讲团正式成立,随即开始展开一系列的宣讲…… 汪祥 刘锦睿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工大学子返乡,“我把工大带回家乡”宣讲引热潮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2月10日电(通讯员刘锦睿)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学学生响应安徽工业大学”我把工大带回家“活动号召,赴安徽省濉溪中学对母校学生宣讲工大风气。2025年1月17日,安徽工业大…… 刘锦睿 安徽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桑榆”新圈绘暖景,青春相伴递温情

2025年4月25日,重庆工商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分团委第五届“爱心桥”青年志愿者服务队在重庆市江北区北滨路德孝养老院举办了主题…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最新发布

走访人民群众,深究地摊经济 ——剖析地摊经济总况
一座城容得下光鲜亮丽的高楼大厦,也容得下平凡朴素的摊点。它既是光鲜规整的,也是可亲可爱,热闹喧腾的。变则通,通则久,不经意间,地摊经济,成为了社会的一大热点。宽容地摊,接纳地摊,显现着城市的温…
湖北学子探访童氏木雕:别有梓人传,精艺夺天工
为了传承中国传统木雕文化,传播非遗文化精神。7月22日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启为创新团队来到了前童古镇中木雕文化室,造访了非遗文化中木雕传承人童献松大师。傍前童古镇而生,展木雕文化之雏形前童镇的木雕技艺…
解疫情困局,立地摊经济
受新冠疫情的影响,许多实体行业受到重击,国民经济遭到重创,失业破产问题层出不穷,那么如何拉动经济增长、增加经济活力?如何解决普通人吃饭的问题等?是国家和政府面临的紧要问题。就业是最大的民生,疫…
湖南工程学院“三下乡”:青春扶贫·益暖家乡
为引领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通过社会实践坚定理想信念、站稳人民立场、练就过硬本领、投身强国…
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一)——岳凡
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近日,新疆疫情形势出现回弹,截止到7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89例。作为一名返疆大学生,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2018级工程管理二班的岳凡深知只有家乡人民众志成城、携…
地摊经济知多少,问卷调查集数据
经过十几天的实践活动,实践队员们对地摊经济有了更深的了解,但对于群众对地摊经济的了解程度仅仅停留在调查访问中。为了解人们对于地摊经济的看法,2020年8月7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疫情防控下…
“珍馐美馔,一味相传”调研
“珍馐美馔,一味相传”调研七月,我们在行动。“家乡传统美食调研”暑期社会实践小组成员在老师的指导下,展开了线上线下相结合模式暑期实践活动。美食,是沟通人与人心灵之间的一座桥梁。中国有句古谚语叫…
安徽学子三下乡:赴泗县大路口乡顾庄小学志愿辅导
宿州8月7日电(通讯员段云龙)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乡下小学生的学习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少年的认知能力对于未来祖国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保证乡下学子的学习质量,安徽工业大学“电气学院爱心辅导线…
【基层人物】汪文聪:人才引进带动创新,素质培养引领和谐
7月16日,浙江农林大学工程学院“绽放青春,筑梦下姜”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赴淳安县下姜村调研,专访了淳安县枫树岭镇民生事务办副主任汪文聪。汪文聪主任,大学毕业便奔赴四川从事一年基层志愿者工作,作为一名…
洞察群众意见,全面了解地摊经济
为了解人们对于地摊经济的看法,2020年8月7日,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疫情防控下‘地摊经济’激活,地摊经济调研实践队”队员前往各自所在地区的地摊点及在网络上发放问卷,以便得到科学的结果。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