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师大学子“三下乡”:走近村干部,走进政务事
为了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寄语相关讲话,8月1日,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生齐涵走进家乡板场乡雁岭村,在与当地村干部协商后,开启“政务之旅”。
“我们年纪大了,这电脑是真的不会用,记不住啊。”经过走访,了解到电脑操作问题是村委会文档整理速度慢、材料上交效率低的主要原因后,齐涵主动联系村部信息员,表示愿意教授一些简单实用的电脑知识。从电脑开机到文档的创建,从简单的excel使用到手机与电脑的传输用法,齐涵都耐心讲解。由于信息员初次系统学习,为了避免信息员因记忆不清导致出错,齐涵细心的把步骤打印出来,以便信息员查阅。“耐心又仔细,小姑娘人真好啊,走,跟阿姨回家吃饭!”
“村里的图书使用率不是很高啊?”齐涵在整理村爱心书屋的翻阅借阅记录时皱起了眉头。“大人们都比较忙,孩子们也都更喜欢玩手机啊。“书中自有黄金屋,手机哪比得上书?”说着齐涵把爱心书屋的书本名目拍摄下来,并整理分类标注推荐给不同年龄段的村民,并通过村群鼓励村民来登记借阅。疫情期间,很多大学生也待在家里,这一消息发出,前来借阅的村民人数显著上升。“现在他们都愿意来看书,这爱心书屋再也不是我一个人捧着书冷冷清清了。”图书管理员欣慰地说。
在这脱贫攻坚的关键一年,村委会需要配合国家对贫困户脱贫情况的验收工作,安排村部爱心超市的进货工作,核对整理村部档案,还有最为繁重的贫困户培训工作。齐涵不仅帮村干部归类档案,反复核对进货单,还负责培训一些不识字的贫困户,常常忙到晚上十一点。齐涵感慨道:“表面看起来村干部做的都是一些普通工作,但其实,越是平凡杂乱的事情,越是不容易做好。大到整体工作的安排,小到每个数字的加减和身份信息的核查。都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
“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在政务实践期间,河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齐涵真正将自己融入到家乡雁岭村的发展中去,充分发挥大学生的青春力量,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897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