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公众使用口罩的数量大幅度增加。根据有关部门预计,2020年全国将新增废弃口罩16.2万吨,因此产生的“口罩问题”不容忽视。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在做好个人防护的同时,也需要践行绿色环保的理念。市民们如何处理“口罩问题”体现了公众的环保理念。为更好地了解市民们对于环保的理解,践行绿色环保理念,计算机学院抗击疫情实践团以调查公众如何处理废弃口罩为切入点,通过线上发布调查问卷,线下走访社区民众的形式,了解疫情期间民众是否具有垃圾分类的意识,积极践行绿色环保理念。
实践团在进行问卷调查之前,首先了解了国家对于不同环境的废弃口罩分类处理要求。针对不同的环境、不同家庭需求,精心设计了调查问卷。本次问卷调查共有146名江苏科技大学在校的大学生参与,实践团成员在整理分析调查数据之后发现:疫情前后大学生防控意识有了明显提高,城乡地方基层设施有了一定改善,无论是个人还是城乡地方相关部门,在防控意识、防控重视程度、垃圾分类处理方面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20200721计算机学院抗击疫情实践团成员对调查问卷进行审查 罗媛媛供图
疫情之前,有近77%的同学有戴口罩的习惯,其中,超过半数同学佩戴是出于雾霾天气或防护作用,说明在疫情之前,大部分同学就拥有一定的污染环境中的自我防护意识,在疫情之后,防护意识薄弱的同学也得到了明显提高。
在口罩类垃圾处理方面,选择“将该类垃圾正确处理,投进指定医疗废物箱”的同学有30%地提高;选择“随意扔该类垃圾”的同学减少28%。在城乡地区,对于口罩类垃圾以及平时垃圾处理在疫情前后有较大变化:周边社区关于分类垃圾桶的设置覆盖率提高了15%左右;医疗废物箱的设置也由21.23%提高至45.89%,覆盖率增大一倍;在疫情前后关于社区、周边清洁消毒情况的调查中,超过50%的地方基层的消毒清洁工作落实得更加到位了。
20200723计算机学院抗击疫情实践团成员在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宣传环境保护思想 罗媛媛供图
最后关于日常生活是否做到垃圾分类丢掷的调查中,“经常做到”的占67.12%,“偶尔做到”的占30.14%,说明大学生普遍在垃圾分类、环境保护上具有较强烈的意识。
相比较于疫情前,约有30%的同学有意识对废弃口罩进行垃圾分类,而居住社区及周边分类垃圾桶的覆盖率也有了很大的提高。由此可见,疫情前后,城乡地方也由于防控意识的提高,在基层设施上有了具体的体现,环境保护意识也有了明显提高。
20200714计算机学院抗击疫情实践团成员线下宣传垃圾分类APP 罗媛媛供图
实践团的10位成员还向各自所居住社区的居民开展了相关的访问,如实践团成员胡心宇所在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中宁县振新社区,卢文彬所在的广西省贵港市桂平县桂新村社区,王亚玲所在的贵州省贵阳市开阳县紫江社区等。大部分居民都表示疫情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当被问及如何处理疫情期间产生的废弃口罩时,他们均表示会对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实践团成员发现居民虽然有较强的环保意识,但是环保知识还有欠缺,为此,设计了一款环保知识宣传的APP,并在各自的家乡进行推广。APP的功能主要涵盖相关垃圾如分类物品的查询与检索(如纱布—干垃圾),以答题的方式进行垃圾分类知识测试等,充满了趣味性与实用性。
实践团成员王亚玲同学还走进了贵州广播电视大学开阳县学习中心,向当地数十位大学生宣传环保理念。经过实践团成员耐心地讲解宣传资料,同学们都找到了生活中自己经常忽视的环保小问题,增强了共建绿色家园的意识。
实践团成员罗媛媛表示:“个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是整个社会的力量是巨大的,积极的环保意识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传递,我们希望这次废弃口罩的分类宣传可以让垃圾分类的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在后疫情时代,持续推进大众的安全防护意识。”全民环保任重而道远,疫情期间,宅家也应“疫”起保护环境,为建设新时代绿色中国而努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902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