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三下乡“摇光”队伍分队于今年七月末在阳江市阳西县鸡乸㙟村展开实地调研。夏日里,艳阳高照,鸡乸㙟村人来人往。村子的人家都很热情,在向他们介绍过我们此行的目的之后,他们很乐意配合我们展开工作,为我们悉心讲述当地过往的故事以及经过改建之后生活上的一些变化和他们的内心想法。
鸡乸㙟村的第一产业是海洋捕捞业。他们家家户户基本都有渔船,也基本上都织渔网。有些人家会去到很远的地方捕鱼,比如浙江,南沙群岛等等,甚至印度洋、太平洋,人均收入很高。其中,我们采访到一位很健谈的爷爷,他以前也是从事捕捞工作的。同时,当谈及儿子的年收入时,爷爷面容带笑,露出了骄傲的神情。大多数村民都像这位爷爷一样,他们热爱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并且愿意为此付出努力。
村史馆的墙上贴着手工木渔船的简介。
该村致力于新农村建设,累计投入1000万元建成了一系列公共基础设施:码头、进村大道、篮球场、羽毛球场、村民文化活动室、渔家文化展示馆、休闲公园、文化广场、污水处理等等,同时进行了美化绿化,使整个村子呈现出一幅全新的模样。
村史馆内的帆船——代表渔家人民感情寄宿。
改建之后的沥青路干净、整洁、平坦。
利用环海优势以及世代捕渔的悠久历史和文化,鸡乸㙟村还发展起了渔家风情旅游业,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率先实现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目标。2007年,该村就被评为省级文明村;2011年获“广东省宜居示范村庄”、“全国文明村”称号;2014年获“广东名村”荣誉称号;2018年入选了“广东省改革开放示范百村”名录。
为了促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该村全面推进农村厕所建设和改造,推动“厕所革命”工作深入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实现“厕具坏了有人修、粪液满了有人抽、抽走之后有效用”的粪污资源化综合利用。
绿意环绕的公共厕所让人们更加舒心。
鸡乸㙟村在2017年便开始了垃圾分类处理,村民门前都配置了2个不同颜色的分类垃圾桶,村中建设了垃圾屋,垃圾屋内摆放了不同颜色分类垃圾桶。发挥党员中心户的示范带动作用,落实“门前三包”制度,村民负责对自身房屋周边垃圾进行清扫,并对垃圾按可回收和不可回收进行分类放进不同的垃圾桶,方便保洁员收集垃圾。村中配置保洁员2名,负责每天上门分类收集村民垃圾集中到垃圾屋,并负责公共场所和公厕进行清扫维护管理。县的转运公司对垃圾进行分类转运,全村每天约产生生活垃圾0.39吨,做到日产日清。
垃圾分类屋里整齐摆放着分类垃圾箱。
村民门口前的分类垃圾桶。
走在改建过后的平坦小道上,我们感受着迎面吹来的微风,望着被轻轻吹动的道路旁整齐的树木的枝条,心生感慨:专心致志跟党走,扶贫攻坚是正道!我们坚信,各个乡村紧跟着党的指挥和步伐,努力建设文化乡村,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指日可待!
摄影:詹婷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94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