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乡村普遍存在人才瓶颈,要在这方面做实功,求实效。”湖北第二师范学院院长郑军委员认为,脱贫必须靠产业,而发展产业离不开人才支撑。破解乡村人才瓶颈,要在创新工作机制与管理体制上做文章,比如探索人才共享机制、实施“城乡合伙人”模式等,采用双向挂职、两地培训、委托培养和组团式支教支农等方式,加大对乡村教育、卫生、科技、文化、社会工作等领域的人才支持。
“脱贫攻坚,要在长效上下功夫,特别要防止返贫。”重庆市荣昌区委书记曹清尧代表认为,在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应兜尽兜的基础上,要着力增强内生动力。一方面,持续跟踪监测返贫风险高的脱贫户和边缘户,将其及时纳入保障范围;另一方面,采取技能培训、项目进家庭等方式,帮助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部分困难群众经过培训后,从事夏布手工制作,成效不错。此外,为有一定劳动能力的兜底户,积极提供技术和公益就业岗位。
“易地扶贫搬迁后,要做实做细后续的文章,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致富。”湖北省长江产业投资集团董事长何大春代表认为,部分群众搬迁后面临特色扶贫产业培育不足、配套保障服务体系不全、城乡融合度不够的难题,这就需要进一步做好搬迁群众后续发展工作。建议下一步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衔接,花大力气培育产业,增强“造血能力”;强化基层党建,着力培养共同致富“领路人”;创新公共服务模式,实现更好覆盖。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962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桂平杖头木偶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度调研,力求……
陈梓怡 贾丽雯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路。踏入展示所,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展陈……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