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学子三下乡:心连心共建文明社会,共同讴歌青春
今年上海市长宁区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就算收到了疫情的影响,长宁区的垃圾分类和疫情防控坚持两手抓。安徽工业大学大一新生茅倩雯申请进入社区,成为一名志愿者,一边向居民倡导正确的垃圾分类,一边严格注意疫情防范。
与曾经担任过的志愿者不同,茅倩雯这次的任务要比以往都要艰巨。根据小区居委会要求,志愿者需要在小区门口对外来居民进行体温测量。她需要早上七点就站在小区门口,手持测温枪,对各种来往人员进行体温测量,同时确认是否是小区居民,外来人员需要登记在册。居民在实际操纵中并不十分配合,认为疫情在这个时候已经不再严重,可以放松警惕。她需要耐心地向他们解释测量体温的重要性,并督促他们坚持出门戴口罩。公共场所除了开放的公园,上海的管理依旧很严格,公交车上必须要佩戴口罩才能乘坐车辆,每一位市民都坚持带着口罩出门。茅倩雯跟随着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前往附近几家药店,确保每天都有足够的口罩供应,虽然现在的口罩需求量不如疫情最严重时期那么紧缺,但是每天的购买需求量仍是有增无减。早上药店的进货不够及时,但是已经有很多人前来购买口罩和药品,茅倩雯还要协助药店工作人员根据名称摆放药品,并且联系厂家确定供货充足。
每日的来访小区人员都要求登记居住地址和联系方式,一开始她总是忙得手忙脚乱,很容易就忘记给来访人员通行证,耽误工作效率,在门口保安的帮助下,才逐渐熟悉工作。
图 1茅倩雯为来访小区人员测量体温 社区干部张霞摄
上海市是全国第一个进行严格垃圾分类的城市,不仅上海市政府对我们报以极大期望,全国都在期待垃圾分类获得较大成效,尤其是长宁作为上海市第一、全国第二的文明城区,更是肩负了巨大的责任感。
茅倩雯所担任志愿者的小区虽然面积不小,却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形形色色的居民都居住在里面。小区内有不少的租户,进行垃圾分类宣传难度很大,但是仍需要在一周内完成了任务。其中有几户人家,对他们的工作表示特别支持。有一位老爷爷曾是复旦大学的教授,他非常热情地欢迎志愿者,认真听茅倩雯介绍小区采取垃圾分类的措施,并了解垃圾厢房的开放时间。老爷爷在听介绍的过程中,欣慰地表示垃圾分类是件好事,他曾经就是环境工程专业的老师,不止一次希望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可以把垃圾分类做得更好,苏州的治理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上海不缺少美丽的风景,很多美丽的风景因为人为的不重视而破坏了。垃圾分类不仅要在形式上进行,更要深入人心。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分类垃圾,让垃圾焚化厂更好地利用垃圾再还原,循环使用,减少不需要的浪费。这一番话让她深受感动。完成一家的垃圾分类宣传不仅仅是劳累和口渴,更感到一种责任心,垃圾分类不仅仅要在形式上做到统一和整洁,更要让市民都明白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图 2茅倩雯在向居民宣传垃圾分类 社区干部董佳艳摄
她还要时刻注意小区内的环境。每天下午她都要拿着垃圾捡拾器在小区里面来回巡逻,观察有没有不文明现象产生。小区里常见的纸屑、食物包装袋,甚至还有各种果核。有时候捡拾器不够大,无法捡起很大块的垃圾,她就选择在双手上套上大号的垃圾袋,用手捡起垃圾。像是理发店旁边堵塞下水道的头发,我只能用一根竹竿把垃圾一点点掏上来。她的工作任务不仅如此,还要跟着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奔跑在楼道里,把阻塞楼道通行和影响消防安全的堆积物一点点挪下楼集中处理,同时要向居民宣传消防知识。
见证了茅倩雯努力工作的居委会书记十分高兴地称赞:“现在的年轻人并不存在什么娇生惯养,该奉献,该努力工作的时候,他们都会拼尽全力工作,00后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肩负起这个社会重要的工作,创造更好的社会。”
图 3茅倩雯在小区巡逻捡拾垃圾 社区干部冯磊摄影
社区志愿者工作繁琐且劳累,但也磨砺了她与人沟通的能力,了解了社工的工作日常。每一项成就的背后都有一群人在努力。城市文明创建永远在路上,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只有全体居民的精神素质上去,城市的全体素质也就提升了。在给市民心中建立良好的道德基准前,基层的志愿者要做好宣传工作。不齐心是无法完成一项工作的。虽然志愿者是一个不起眼的社会组成部分,但是却出现在各种重要、不重要的日常生活中,积极维持着这个城市的运转,他们虽然不是社会的中流砥柱,却也是打好地基的一群人。年轻人会不断接力,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974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