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湖北学子三下乡:走进疫情下基层社区的守卫者

来源: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爱我中华”梦之队——民法中华行 作者:来日方长.

为了深入了解疫情期间基层工作,弘扬抗疫精神,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深入民心调查团的成员张超伟于7月25日来到山西省太原市万柏林区和平南路十二院城社区。

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只不过是有人在为你负重前行,从成员张超伟的口中了解到,他所在的太原市从疫情爆发到现在都处于低风险地区,但这些都离不开社区基层每一个工作者的默默付出。

图为张女士进行仔细讲解疫情期间的具体工作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超伟 提供

以身作责不惧危险,他们是最可爱的人。

一进入社区的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那堆叠如山的文件夹和高高挂起的一副副锦旗,肃然起敬,张女士热心的站起来迎接,他们互相了解了几分钟,从她眼窝下的黑眼圈和通俗易懂的语言透露着这些基层工作人员们的温柔和细心。

张超伟通过采访工作人员张女士了解到:“所有工作人员从疫情爆发之后,大年三十到4月5号一直不间断的在上班,从早上7点到中午12点,下午2点到晚上8点,每个人无时无刻的坐在电话旁挨家挨户联系居民以防和重点地区的联系,同时还要奋笔疾书这下关键信息,经历了长达4个月的努力,保证了小区里约3万居民的健康安全,对物业,居民,安保三大主要层次进行疫情安排工作。张女士还说到,她从未做过这么长时间的椅子,引发了腰椎病,她每天早上5点钟起来为家人做好饭菜,安顿好小孩子,就得赶到社区,这期间有时还照顾不到孩子,是最让她伤心的,过春节也都是在办公室和同事们一起点了份外卖,说到这些,张女士会心一笑,在生死面前,得益于同事间的互相鼓励互相帮助撑着走下去。”

居民社区心连心,书写疫情的篇章。

根据成员张超伟的叙述,他清晰地记得从早上7点钟小区里就传来了预防疫情的播报,循环播放到中午贯穿整个小区,社区工作人员们挨家挨户地递交进入小区的通行证,每一张通行证只能一家一个人出入小区并登记门牌号,若有特殊原因需要相关单位的证明和盖章,小区只开放一个关卡,24小时安保人员轮流值班,针对有重点风险的居民进行询问排查直到解除风险,他还回忆道,有一次家里几乎断粮,他和母亲一同前往超市,没想到,没有认真阅读进门卡的规则,每家每户单日只限一个人出入一次,张女士带成员来到存放资料的办公区,详细讲解了在疫情时所做的工作,资料大概有100多本,密密麻麻的记录与居民们的各种证明,有重点地区返井人员核酸检测名单、疫情期间物资捐赠情况表,体温监测记录表、疫情期间复工复产资料、疫情期间承诺书等。这些资料就是来源于他们挨家挨户的进行上门打电话各种途径排查得到的数据,不少居民为他们送上许多酒精,口罩,和一些牛奶饼干,深深地温暖了基层的心灵。

图片发自中青校园App

(图为返井社区人员登记表及承诺书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超伟 摄)

图为社区疫情具体工作记录册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超伟 摄

一院一码,数字化守护居民健康。

张女士和同事们后来想出一个方法,为了尽量不打扰居民,分别创立了十二个院子的居民微信群,方便管理沟通,每天晚上定点23点进行回复和调查,帮助居民解决疫情期间带来的困难,中途也有不少居民在群里发牢骚,说工作效率太低,解决不及时,但是他们每一个人都在挤时间,真的无怨无悔,因为这些工作只有他们能够完成,容不得懈怠。

App图为十二院的微信二维码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 张超伟 摄

只要细节做到位,病毒就会全身而退。

最后张女士还做了一个疫情防控工作总结,利用社区公众号,及时发布宣传新冠疫情告知书以及关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的方针手册,在社区LED屏幕上宣传标语,充分利用社区无线电广播,定时播报《致居民群众的一封倡议书》,其目的就是普及防控知识,提高社区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做到家家清晰,人人重视,全面防控。每天与关卡负责人员报备有无途径疫情发生地返区人员,1个月内需要居民定点报备体温,一旦有异常,直接隔离,社区每日通知物业开展卫生大整治,菜市场,居民广场,社区每个角落进行喷洒消毒液,全方位无死角。共消杀果皮箱垃圾桶73个,公厕5个等。重点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表,及时向上级报送每日信息工作任务完成情况,日复一日。

http://www.dxsbao.com/shijian/2997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桂平杖头木偶戏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开了深度调研,力求…… 陈梓怡 贾丽雯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寻非遗活态传承之路。踏入展示所,团队成员仿佛穿越时空。展陈……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现转机:广西师大学子实地调研 “把脉开方

在当今文化多元共生且非遗保护浪潮澎湃的时代背景下,古老的传统技艺正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2025年2月25日,一群充满朝气与使命感的年轻人——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踏入了广西…… 陈梓怡 卢潇婷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古艺逢新探:广西师大学子为杖头木偶戏 “牵线搭桥”

在非遗保护日益受重视的当下,为推动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桂平杖头木偶戏的“活态”传承,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怀揣热忱,踏入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展开一场深度…… 陈梓怡、王雨欣、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广西师大学子乡间寻根,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 “活态传承”

桂平杖头木偶戏,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文化底蕴深厚,却也面临着严峻的生存挑战。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探寻非遗传承新路径,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的传承现状与困境,助力其传承创新。学生…… 陈梓怡 广西师范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让红色精神薪火相传宁财学子组建“赤心”实践团,在假期里毅然踏上了红色文化探寻的征程,这段…

破局!广西师大学子为濒危的桂平杖头木偶戏寻生机

近日,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的成员们满怀热忱,踏入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对…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铭记烈士初心,续写时代华章今年冬季,宁波财经学院组建了一支由5名成员组成的“赤心”实践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

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赓续红色血脉,汲取奋进力量寒假期间,宁波财经学院“赤心”实践团开启了一场意义深远的红色文…

非遗传承添薪火:广西师大学子助力桂平杖头木偶戏焕新生

2025年1月1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所,深入调研桂平杖头木偶戏,探…

最新发布

养老院访谈记—二次走访顺利完成
2020年8月7日,人文传媒学院三下乡团队的第五调研组顺利完成针对养老团体的第二次调查采访。这是该调查方向小组自8月5日组内会议后两天内对养老院进行的第二次调查,调查主要内容是养老院负责人(院长)的工作…
云上星光,共同成长
由于这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2020年的上半年的大家都过得不是很容易,但我们中国人骨子里就有着这么一种不服输、不怕难、勇往直前的一股劲,国人们也在我们伟大的党的领导下带着必胜的信念去打这场“疫战…
参观线上VR展厅,学习垃圾分类知识
8月4日,青春修行实践队线上线下全体成员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习盛宴。实践队借助腾讯会议屏幕共享,一同参观了青岛西海岸新区胶南街道垃圾分类虚拟线上教育展厅,此次会议由时书玮主持,全体实践队员积极…
保护野生动物@221
近来媒体曝光吃野生保护动物事件,我深深感到人类的无知。大家一定都知道,如果所有动物都死去了,人类也会灭亡。野生保护动物,就是这样一种濒临灭绝的种群,虽然现国家已采取措施,但仍有许多人屡屡再犯。…
河南理工大学“农业突围,品牌之行“实践团展开转型农业调研工作
8月6日,河南理工大学“农业突围,品牌之行”实践团队以“芦笋之乡”——河南省商丘市娄店乡的农业转型发展为主题展开调研工作。在调研过程中,团队成员首先在乡政府与曹主任进行对接,通过与曹主任的谈话了…
传承红色基因,践行马列主义
2020年8月8日,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洛阳师范学院蒲公英阳光支教队的支教活动已经接近尾声,队员们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学生,作为资深的马列主义的合格接班人,准备在今天为孩子们上一节红色主题的教育专题…
三下乡“疫情间养老与弱势群体关怀”调研组顺利完成第二次走访
三下乡“疫情间养老与弱势群体关怀”调研组顺利完成第二次走访2020年8月7日,人文传媒学院三下乡团队的第五调研组顺利完成针对养老团体的第二次调查采访。这是该调查方向小组自8月5日组内会议后两天内对养老院…
三下乡| 矮车村:浓厚传统文化气息的乡村
“摇光队”多彩乡村社会实践队成员在暑期三下乡中走访的蕉岭县新铺镇矮车村是一个具有浓厚传统文化的乡村,其中包括祭祀文化、水田果园家禽文化、飨客文化等许多传统文化。矮车村附近有大下坝高拱圳、谢晋元…
心连心共建文明社会,共同讴歌青春
安徽学子三下乡:心连心共建文明社会,共同讴歌青春今年上海市长宁区努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区,就算收到了疫情的影响,长宁区的垃圾分类和疫情防控坚持两手抓。安徽工业大学大一新生茅倩雯申请进入社区,成为一…
学习垃圾分类,紧跟潮流新时尚
随着环境问题再次被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提上日程,垃圾分类已时不我待,但目前垃圾分类仍存在着居民“高意愿,低行动”的现象。为推进社会群众共同进步,8月7日,青春修行实践团队员们通过线上的方式进行上海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