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青春”,叫做红色革命
2020年7月16日-7月21日,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追寻红色记忆,重温复兴之路”的“小红鞋”实践团队,通过各个队员的分头实践活动,完成了对甘肃、河南以及湖北三省部分红色革命印记的调研实践活动。在对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界石铺红军长征纪念馆的实践调研中,队员们学习和收获到了很多。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看今朝重任在肩头。《诗》曰:“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如何更好地传承革命先烈的伟大精神,保护好革命先烈的足迹,让它在历史长河不息的奔腾中永焕光彩,发挥警示当代、辉映未来的更大作用价值?带着这个问题,静宁县委、县政府不断加强纪念馆的保护修缮和管理使用工作,提出争创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宏伟目标。近年来,伴随对传承长征精神的高度重视和对红色圣地的修缮保护,红色文化与红色精神在静宁这方热土上越来越“红”、越来越“火”,前来静宁县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瞻仰革命先烈伟大足迹的人也越来越多。
界石铺红军长征毛泽东旧居纪念馆位于静宁县界石铺镇继红村,紧邻312国道,重要遗存有毛泽东同志在界石铺住宿过的农家小院和做过抗日宣讲的红军楼。一直以来,在当地政府和村民的大力支持下保护完好。
纪念馆主要房屋有14间,红军楼建筑面积106平方米,存览图片资料40余件,复原实物16件,该馆主体建筑由印象厅、缅怀厅、追忆厅、俱进厅、红军楼、毛泽东旧居、主题雕塑、毛泽东诗词长廊、红色记忆长廊等构成,设有10个展室、文物展品175件(套)。其中包括老红军谢志道为纪念馆赠送的“平型关大捷地图”、“红军皮包”等实物。依据当地群众回忆,在毛主席旧居院内仿塑毛主席骑过的白马1樽,并陈列有马棚、马槽、水井、石磨等实物。纪念馆展室陈列有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王稼祥、张闻天、博古等长征时的原始照片及肖华同志长征时途经界石铺用过的办公桌。整个建筑突出了明清风格,吸收了当地民居特点,既尊重红军长征史实,又融入了旅行游览功能,庄严肃穆,结构严谨,气势宏大,独具特色。
缅怀厅、追忆厅、俱进厅不断进行布展提升,将厚重的历史文物和先进的现代科技有机的结合起来,展厅内有图片、雕塑的静态展示,更有液晶电视的动态演示,有遗址、文物的无声回忆,更有光电仪器、模拟场景的历史还原。主题雕塑、毛泽东旧居、红军楼和三个新建展厅充分体现了界石铺在长征时期的战略地位和历史地位,立意鲜明,体系完整,完全符合纪念馆的宗旨、使命。特别是增加静宁籍老红军余新元的传奇人生专题展室后,展览更有时代感和吸引力。
走出馆内,可以直接看到保存完好的“红军楼”———楼顶飞檐如龙,冲天而起,下设一戏台。被时光侵蚀的戏台已经有些破损,但是台子上方中央的匾额上,“红军楼”三个字依然红如烈火。这座建于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8年)的庆圣楼,在红军到来之前,还只是一座普通的戏台。而在1935年的那个秋天,红军战士却把它当作了给当地群众分发战利品的地方。因为就在进驻界石铺时,红军截获了国民党多辆运送军用物资的卡车,除过一部分用于军队补给外,大部分被搬到了这个戏台上,当场分发给了老百姓。
在一个注定不同寻常的晚上,1935年10月4日后半夜,栓在马棚里的那匹毛主席骑的白色高头大马不停地朝陕北方向惊叫。警卫员陈昌奉觉得有危险,当即叫主席起床收拾好文件资料,护卫着毛主席、周恩来等连夜翻山撤离界石铺。结果,二三个小时后,国民党毛炳文三个团就向界石铺猛追过来。这时,党中央和中央红军已安全转移,并朝宁夏单家集前进。这生死存亡的几个小时,在共和国的历史上成为永恒,那匹洁白的战马也定格在了这座小院子。
“历史的道路,不全是平坦的,有时走到艰难险阻的境界,这是全靠雄健的精神才能够冲过去的。 ”李大钊如是说。
在那个时代,先烈们用生命唤醒了已经沉睡一个世纪的东方巨龙,从此飞龙在天。于是,有了我们现在和谐,美好的安逸生活。但先烈的精神怎能失传,“复兴中华”早已铭刻于心。于是,传承红色精神这一重担便落在了新一代的青少年身上。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复兴中华的希望就在于少年。红色精神就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自力更生,坚韧不拔,就是这样的精神,让共产党克服艰难波折奋斗不息;就是这样的精神,让中国在内忧外患的困境下绝处逢生;就是这样的精神,让无数先烈甘愿奉献出自己的生命……“行程万里,不忘初心”红色精神的核心就是爱国。历史的启迪永在,革命的精神长存。回望过去,我们缅怀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展望未来,我们传承亘古不变的红色精神。“石可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磨也,而不可夺赤。”让我们用行动向世界证明,东方的巨龙早已复苏,更会以势不可挡的姿态,腾飞于世界舞台之上!
(撰稿人:李敏)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044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