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共青团中央“三下乡”的号召、助力脱贫攻坚和促进乡村振兴、了解3S技术与大数据在农业实际生产中的综合应用情况,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统计与大数据学院赴河南省邓州市暑期社会实践调研团—数农通小分队前往小杨营乡东楼村开展为期两天的农民实地寻访。
近年来我国农村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农业信息通讯设施匮乏、缺乏统一的智慧农业标准、农业使用者素质有待提高、现代农业信息推广应用不足。
(图片来源:中商情报网)
8月1日至2日,数农通小组此次前往南阳邓州小杨营乡东楼村进行农户探访,可以切身体验农村生活,与农民近距离交往,与农户接触的过程中也可以利用数农通项目的优势为他们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意见。此外数农通还可以作为桥梁,打破技术信息利用的断层,将成熟的技术与农户实际生产相联通,从而达到提高农民种植效益、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作用。
小杨营乡东楼村位于河南省邓州市,整个村子人口2360余人,人均地面积七八分。2004年该村被南阳市委授予“五个好”村党支部,2006年被南阳市政府授予“民主法制示范村”。但整个东楼村的农业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很高,销售渠道、销售方式和农业种植技术方面仍存在不足。
1日上午,实践队员们深入当地村庄农户家庭,来到了当地的一个特色农业种植园。该种植园的园主是一位姓刘的五十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刘姨很热情很心善,用自家种植的天然李子来招待团队成员,使这次实践过程充满了农家温情。
(图为种植园园主招待团队成员 数农通项目成员 党浩冉摄)
据受访农户刘姨谈到,该农业园面积近百亩,种植的农作物有椒、花生、玉米、桃子、石榴、李子等多种,并且该农业园是由刘姨一家人承包村庄的土地进行种植。但有时候会面临着极端天气的影响和收货后的农作物销售渠道的问题,往往收益存在不确定性,为了尽量减少支出得到更多收入,刘姨家的农业园尽管面积很大但往往不会在农忙时去雇佣工人进行劳作。
1日下午,种植园的刘姨带领团队成员参观了种植园,种植园主要农作物为桃树和花生。农村机械化生产虽然存在但智能化程度远远不够,主要还是依赖于人力收割。所以在农作物成熟时,往往会花费刘姨几个月的时间去收割,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人力。且问及刘姨是否了解农业保险时,她则说到不是很了解,只是跟着村委会一起购买。
(图为种植园园主带领团队成员参观种植园 数农通成员 孔梦奇摄)
2日上午,团队成员采访了村子里的另一位农户,当问及农户是否对3S数据指导农业种植和互联网农业有所了解,该农户的反应正和当代大多数贫困乡村农民的反应一致,他们表示不是很了解,对当代数据发展的新形势及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持着疑问的态度。在交流过程中发现农民们对新型农业农产品网络销售方式并不熟悉,他们仍然采用以往线下将农产品卖个面粉加工厂或集体交给农村合作社去售卖。随后,团队成员用电脑给农户展示了网络农业数据,用另一种方式让农户感受当下新型农业的魅力。
(图为向农户展示农业网络数据平台 数农通项目成员 党浩冉摄)
2日下午,团队成员随后探访了当地街道上的多家农户,了解到大部分农户都是依靠天气和以往经验种植作物并没有得到科学合理有效的农业生产指导意见。且当地的农作物主要售卖方式是通过合作社集中售卖,缺乏了互联网与大数据业对农业销售方面的应用。加上农户对市场信息掌握不全面,对农作物种植的选择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在这种背景下农业转型迫在眉睫,需要采用农业大数据深挖的方式对农作物的产量、销售情况等进行量化,减少产前产中产后不必要的损失。
经过为期两天的实践,团队成员了解到当代乡村农业的发展水平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乡村脱贫工作仍是一场攻坚战,更是持久战,必须坚定信心、咬定目标、苦干实干。
(图为数农通全体成员合照 数农通项目成员 张高美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19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