笼腾富跃,记住乡愁
2020年8月5日,西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美丽乡村行——乡村振兴即墨调研团”来到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大欧村开展实地调研活动,走进这个以“打造出中国唯一一个以鸟笼为乡愁特色的民俗民艺文化旅游村”为发展目标的村落,参观大欧乡村记忆馆、学习鸟笼制作过程、调研产业发展情况,感受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对大欧村以京笼产业为支撑、以农村电商为载体、以文化传承和沽河旅游为特色的发展模式有了进一步了解和认识,助力乡村振兴,提升发展潜力。
初到大欧,村落整齐,绿水环绕,鸟笼形状的路灯时时刻刻展现着这个村庄的诗情画意。据了解,大欧鸟笼的制作始于明代,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是我国京笼的发源地,被誉为“中国京笼第一村”。2009年,即墨大欧鸟笼制作技艺被录入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一个500岁的“鸟笼村”正在续写小鸟笼的大传奇。
学术上有源头,制作上有标准
(工作人员介绍鸟笼部件种类)
走入大欧乡村记忆馆,一个个大小规格不同、花纹图案不一的精致的鸟笼陈列在展馆。远看只觉整齐稳固,近观才知雕刻镂印之繁琐和精细。经工作人员介绍,大欧鸟笼的选材非常考究。传统手工制作的鸟笼以竹子为主,竹子加工简单且塑形性好,同时竹子在中华文化中寓意好,是虚心、有节的正直形象。大欧鸟笼的竹料都是产自安徽、浙江等地的楠竹和慈竹,手工艺人选择三年以上色泽好、无疤痕的老竹。这种老竹竹丝细密,结实耐雕而不易崩裂,容易定型且不易变形,不容易生虫。同时由于大欧鸟笼的选材、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全凭手工艺人一双手,因此每个鸟笼的制作都是独一无二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在鸟笼造型制作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工具设计渗透到鸟笼制作的每个技艺流程中。大欧鸟笼的制作工具主要包括篾刀、钢圈模、刮刀、雕刀、刻刀、手锯、钢锉等。一般雕刻用刀就有三四十把,主要分为足刀、半圆刀、三角刀等类别,每种类别的刀头又分尖圆、大小、粗细等规格。所有的工具都是手工艺人根据自己的制作技艺熟练程度和手感舒适性专门设计制作的,在制作过程中还要根据需要灵活地设计和改良工具。
(队员学习笼丝组装技艺)
(工作人员展示鸟笼打孔最原始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大欧村的传统技艺——大欧鸟笼,队员们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学习、体验了鸟笼的制作过程。大欧鸟笼的制作步骤繁琐、复杂,且有比较高的技术性,总共将近一百道工序。其工序复杂,外人难以复制。简单的鸟笼一天便可成型,复杂的大型鸟笼至少需要两位艺人二十多天才能完成。制作鸟笼需要经过选料晒料、截料劈料、推平、蒸料、折圈、膘圈、净圈、整形、刻圈、部件制作、笼丝和组装等技艺流程,其中,雕刻是大欧鸟笼精美的点睛之笔。手工艺人凭借几十年的手上功夫,刀工自然流畅,雕刻出的图案栩栩如生,且不会损害竹料的韧性和固性。每一道工序都凝结着手工艺人的心血和审美情趣。
市场开拓,触网腾飞
在大欧鸟笼产业发展中心,队员了解到,大欧村不仅是“中国京笼第一村”,也是名副其实的“淘宝村”。曾经以制作鸟笼技艺名世的古老村庄紧跟时代步伐开启了“触网”之旅,劳动致富把鸟笼生意做上网,年产鸟笼50万件,入选2015—2019年度中国淘宝村。据悉,大欧村自从鸟笼搭上互联网快车之后,全村发展电商业户近80户,网店年营业额达2000多万。产品发往海内外大小市场,供不应求,生意火爆。
(“淘宝村”荣誉墙)
鸟语竹韵,美丽乡村
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为队员们展示大欧村乡村发展规划,经调研,大欧村重点突出“鸟笼与鸟”、“花卉与竹”核心元素,同时通过“水系环境”的营造与“诗意民居”民宅外立面的改造来营造整体环境,综合考虑生产、生活、旅游活动,植入体验购物、商业展示、文化创意、美丽乡村、乡愁体验等等内容,统筹打造鸟语竹韵民艺文化旅游村。
同时,依托村庄区位交通优势、水体及田园景观,大欧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重点利用村落本身发展观光休闲旅游,在村落南北两侧发展生态农业配套项目,设立生态采摘、农业体验等项目,外围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种植园区的建设。以美丽乡村旅游中心、体验性农业旅游区、现代农业种植区、生态林地保育区,四区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带动村庄发展。
(大欧乡村发展规划展示区)
虽繁不能简其工,虽小不能改其精。鸟笼技艺传承流远,工艺在一代又一代大欧手艺人的传递改善中更臻高境,更有大欧人创业创新创优,争先领先率先借网腾飞,开创村庄乡村发展新局面。肩负未来之重任,大欧村铭记古老祖训,持匠人匠心,以乡村振兴为主线,深挖村庄文化,传承京笼技艺,立足特色产业,打通致富之道,在“京笼田园综合体”村庄建设中迎来乡村明天。
(团队成员在“大欧乡村记忆馆”合影留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226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