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光电学院】岱岳实践队科技助农活动继续进行
8月11日,烟台大学光电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岱岳实践队科技助农活动持续进行中,今天我们的目的是了解玉米的生存环境。早上六点半,我们全部成员已经聚集在一起,坐上了前往岱岳区马庄镇的公交车,下车后,我们成员分成几个小组,分别观察玉米的生存环境。
(实践队队员正观察玉米的生存环境)
昨日我们了解了机收玉米的工作原理、以及机收玉米的状况,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机收玉米虽然效率比较高,但是还有很多的缺点:1、机收玉米并不是特别安全,每年都会出现机器伤人的新闻,例如将机器设施完全停机,出现堵塞现象,由于心急就徒手拽出导致堵塞的秸秆,因此使用手臂卷入滚轮发生惨剧。另外,机器内的视野并不完全开阔,掉头和转弯时需要及其注意,这也大大增加了安全隐患2、一台玉米收割机在享受政府的补贴之后大概需要20万元左右,且只能在玉米收获时作业,其余季节只能闲置,因此还需要定期保养。3、部分机器存在质量问题,有效工作时间短、浪费严重等等。因此,很多农民宁愿自己动手也不愿机收。
我们观察了玉米的生存环境,向一些村民了解了玉米的生长条件。玉米对土壤条件要求并不严格,可以在多种土壤上种植。但以土层深厚、结构良好,肥力水平高、营养丰富,疏松通气、能蓄易排,近于中性,水、肥、气、热协调的土壤种植为适宜。玉米地深耕以33厘米左右为宜,并注意随耕多施肥,耕后适当耙、勤中耕,多浇水,促进土壤熟化,逐步提高土壤肥力。改良土壤,根据具体情况,适当采用翻、垫、淤、掺等方法,改造土层,调剂土壤。玉米需水较多,除苗期应适当控水外,其后都必须满足玉米对水分的要求,才能获得高产。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灌水和排水。;当水分不足、叶片卷曲、近期又无雨时,应立即浇水,反之则可不浇。如果雨水多,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水,防止根系窒息死株。发芽出苗、幼苗期,应注意散墒,防止烂种芽涝。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2486.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