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湘潭大学驻村帮扶:穷山村变了“新”模样

来源:湘潭大学外国语学院 作者:李娜

(通讯员:李娜 湘潭大学泸溪籍学子暑期“三下乡”调研团队队员)“以前的张家坪村交通不便,各寨不通车路,饮水全靠人挑,没有像样的村部楼,现在你看村子变美了,公路通到家门口,家家都有了自来水,以前的样子一去不复返了,这多亏了党的好政策,多亏了扶贫工作队的辛勤付出……”初到张家坪村,一位新岩寨的龙明忠爷爷正在村中古树旁休息,说起这些年村中的变化,龙爷爷深有感触。

张家坪村位于洗溪镇北部,辖3个村民小组10个自然寨,村中山多地少,交通条件差,基础设施薄弱,被确定为深度贫困村。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的号召,按照省委部署,湘潭大学于2018年3月派出工作队进驻张家坪村开展驻村扶贫,湘潭大学驻张家坪村工作队聚焦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注重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科学制定发展规划,改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塑造乡风文明,取得了明显成效,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

基础设施越来越完善村庄变美了

“张家坪村山路崎岖,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村民的生活环境非常艰苦。”这是湘潭大学驻村工作队长郭凤安初入村时的感触。要想富,先修路,为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湘潭大学驻村队三年来多方筹集基础设施建设资金,项目共计1200余万,新建村部楼及附属设施建设,完善村级服务平台;完成易地搬迁26户拆旧复垦,危房改造27户,使贫困户实现住有所居;实施自来水提质改造工程,解决了安全饮水问题,实现户户通了干净卫生的自来水;新建入寨公路6条8.2公里、拓宽入寨公路2公里,解决车辆入村难和村民行路难等问题,让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日子不复存在;建设桥梁,溪坝4座,硬化稻田灌渠1000余米,使近100亩“雷公田”变成良田,实现旱涝保收。同时发动校友开展扶贫,株洲校友会筹资40余万捐建了泸溪县一流村级卫生室,实施“明亮工程”和“消防安全工程”,捐建厨房;长沙校友捐赠村牌石,学校图书馆发动党员筹资捐建了泸溪县一流村级图书室等。

通过工作队的努力,全村基础设施和生活条件不断提升:水清了、路宽了、电通了、灯亮了,上学,医疗有了保障,村庄更美了,村民生产,生活更方便,安全了,幸福感,获得感不断提升。

有了新兴产业,村民变富

按照《张家坪村脱贫产业发展“四个结合”思路》,工作队在帮助贫困户增收,发展扶贫产业、能人产业培养,增加集体经济收入等方面下功夫,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工作队针对致贫原因,因户施策,在完善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的前提下,积极实施产业奖补政策,带领村民发展传统产业水稻、油菜、玉米的同时,鼓励村民开展生猪、林下鸡、稻花鱼等特色产业养殖与黄桃种植。通过合作社带动村民实施直接帮扶66户贫困户发展铁骨猪,6户贫困户发展小规模林下鸡养殖,利用科技助力、政府资金对全村村民实施生猪、林下鸡养殖奖补,2019年发放奖补资金60余万元,贫困户人均增收1500元。委托泸溪益牧公司发展林下鸡,两年共为101户贫困户分红4万余元,人均48.6元/人,为村集体经济增收7.4万元,同时,通过在村务工,发放劳务工资80余万元,贫困户人均收入明显增加,在2019年的收入计算中101户贫困户人均年收入达9743.8元。

同时工作队和村两委以传统村落建设为契机,坚持乡村休闲游与发展特色产业相结合,打造美丽苗乡新岩、世外桃源石家寨,集爬山、溯溪、住宿,农家乐于一体,已建成特色产业采摘园(蓝莓、黄桃,板栗)3个,体验式游玩(稻花鱼)基地1个,同时鼓励贫困户发展家庭牧场,发展传统产业保证增收。建成集体经济蓝莓采摘园35亩,预期收益将达到5000元/亩。发展黄桃采摘园20余亩,预期收益将达到3000元/亩;中药材黄精35亩,预期收益将达到1-3万元/亩,将通过利益联结模式,为101户贫困户分红,巩固了脱贫成效。

村民内生动力增强了,精神面目变新了

“送钱送物不如送知识”,参加过养鸡养猪养蜂产业培训的脱贫户石泽胜如是说。工作队通过“请进来”与“走出去”的方式,多次邀请省畜牧局生猪、林下鸡养殖专家,省农科院蓝莓种植专家以及吉首、花垣黄桃种植专家来村为村民传授产业技术,并下到农户家中及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还组织村里有产业发展意愿的村民外出开展产业培训与考察。三年来共开展各类产业发展培训、考察学习交流30余次,参与培训村民达600余人,目前在村村民个个都是生猪、林下鸡养殖能手,村里涌现出20余名蓝莓、黄桃以及黄精种植的“田秀才”“土专家”,为村里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奖补政策的激励下,村民“等靠要”思想少了,村民发展产业的积极性越来越高,连80岁的老奶奶也养起了铁骨猪,两女户龙光辉老两口2019年杀了6头大年猪,兜底户龙明庆户在邻里的帮助下还养起了近200只山鸡。

文化帮扶,助力乡风文明。工作队带领全村党员开展红色革命教育,开展产业考察与培训,利用“三会一课”加强党员党性教育;同时与全体村民一起开展大型文艺活动6次,在全村开展环境卫生评比,评选“最美农家”10户,树立“孝老敬亲”“老有所为”“勤奋好学”等典型10名,村民生活越来越丰富,村民打牌搓麻将的少了,村民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了。

通过工作队近三年的驻村帮扶工作,张家坪村101户410人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圆满完成了“户脱贫村出列”的任务。贫困综合发生率由过去的36.8%,下降至如今的0.72%。工作队付出的心血、做出的工作、取得的成效,都印在张家坪村村民心中,村民纷纷称赞扶贫干部是为人民办实事的好干部。

(图为龙爷爷向团队成员感慨村中变化)

(图为张家坪村新村部)

(图为村内硬化的水泥小路)

(图为团队成员在黄桃种植基地采摘黄桃)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292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AI赋能创新路,实践共筑成长梦

为帮助同学们理解AI时代学习的价值,学习如何合理利用AI,并培养同学们独立思考的能力,2025年4月2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了“AI赋能创新,实践驱动成长”主题团课。在此次团课中,同学们…… 文/ 李乐佳 杨濮源 刘红妍 康森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查看全文 >>

铭记一二·九,共抒爱国情

“隐隐之情俱系华夏,寸寸丹心皆为家国。”铭记历史,吾辈自强,今年是一二·九运动89周年,本周的政治理论学习内容为“铭记一二·九,共抒爱国情”。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 文/林君向 王悦 尚沐宗 张晓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查看全文 >>

“青年奋进二十大,奋力谱写新篇章”

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青年的责任感与使命感,2024年12月4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了“青年奋进二十大,奋力谱写新篇章”主…… 文/ 绳博文 刘孜颖 张泽邈 银晨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查看全文 >>

聚青年之力,守安国之基

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时代,“聚青年之力,守安国之基”的理念对于当代青年尤为重要。因为这不仅体现了新时代对中国青年的期望,更是中国青年对党和人民的庄严承诺。青年是国家的未来…… 文/古燕 苏昕 唐娟 牛泉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查看全文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九秩荣光传薪火,兴农强国谱华章”主题团课顺利进行

为深化同学们对校史文化的理解,增强同学们对学校的归属感与自豪感,传承学校校园文化和人文精神,2024年11月13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开展了“九秩荣光传薪火,兴农强国谱华章”主题团课。在…… 文/程磊 孙志鹏 樊晨乐 刘馨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查看全文 >>

厚植情怀担重任,立德树人展宏图

教育的核心是帮助学生建立浓厚的家国情怀和进行立德树人的培养任务。因为浓厚的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富有激情和创造力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的前提,成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也…… 文/杨濮源 刘红妍 康森源 李舒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查看全文 >>

青春报国,逐梦前行

2024年9月13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习近平主席签署主席令,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功勋模范们的英雄事迹和伟大精神,让全社会的爱国主义热情澎湃发展。本次政治理论…… 文/林君向 王悦 尚沐宗 李乐佳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查看全文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春献国防,榜样引前行”专题讲座圆满结束

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军队和国防建设,开启强军兴军新征程,形成了习近平强军思想,指引人民军队朝着实现新时代强军目标、全…… 文/刘孜颖 张泽邈 银晨艳 张晓彤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沧州交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主题宣讲

沧州交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弘扬抗美援朝精神主题宣讲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让黄骅市中小学生更好…

“红色侦探团:揭秘遵义会议的历史密码” 青少年趣味宣讲活动

2025年2月26日,一场独具创意的“红色侦探团:揭秘遵义会议的历史密码”青少年趣味宣讲活动在湖南农业大学第十教学楼成功举办…

“遵义精神快闪:让红色旋律在校园和社区飞扬”创意宣讲活动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遵义精神,2025年2月23日,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筑梦星火青年志愿服务团在…

遵义精神在身边,红色基因代代传 ——社区青少年红色故事分享会

2025年2月22日,“遵义精神在身边,红色基因代代传”青少年红色故事分享会在东沙社区隆重举行,吸引了众多社区青少年及家长的…

信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举行2025年“青马工程”暨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典

4月23日,教育科学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暨大学生骨干培训班开班典礼于教科楼301会议室举行,院党委副书记缑星,专职辅导员刘…

最新发布

用希望点燃梦想
2020年7月20号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蒲公英阳光支教队正式开始暑期实践,此次蒲公英阳光支教队的老师们将会带来精彩的课堂内容,和丰富的课下活动。在这为期20天的支教活动中,我们这个团队要和孩子们有一…
河南理工大学“情系三农,服务新农合“实践团进行后期问题反馈
为了更好地向社会传达百姓声音,8月10日,河南理工大学“情系三农,服务新农合”调研团队继续向各界进行问题反馈,力求更加贴近百姓生活,将调研结果落到实处。队员们来到各自所在地的村委会、居委会和医院,…
追寻红色足迹,讲述红色故事,传承革命精神
为积极响应社会实践活动号召,宣传红色文化,在这个特殊的夏天,由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同学组成的永信班和蒲公英支教队,一如既往地展开了他们的实践活动。即使今年情况特殊,但他们并没有忘记活动的…
播撒希望种子,青春进行时
2020年7月20号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蒲公英阳光支教队正式开始暑期实践,此次蒲公英阳光支教队的老师们将会带来精彩的课堂内容,和丰富的课下活动。在这为期20天的支教活动中,我们这个团队要和孩子们有一…
安阳工学院三下乡 垃圾分类调研小队+垃圾分类小课堂
在生活中,繁华热闹的街道,和谐有爱的社区,随处可见环卫工人的身影,随时可以找到默默坚守保护环境岗位的哨兵-垃圾箱。大家对垃圾分类了解多少呢?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吧!有害垃圾(红):指废电池、废…
希望不灭,蒲公英再出发
2020年7月20号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蒲公英阳光支教队正式开始暑期实践,此次蒲公英阳光支教队的老师们将会带来精彩的课堂内容,和丰富的课下活动。在这为期20天的支教活动中,我们这个团队要和孩子们有一…
重走百年复兴路,共筑伟大中国梦——调研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纪念馆
为了进一步了解和学习中华民族百年复兴奋斗的精神,让广大青年在重温历史中受到教育,坚定理想信念,自觉肩负起继承并发展红色文化,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历史重任。“重走百年复兴路”社会实践团队于202…
安阳工学院三下乡 垃圾分类调研小队+垃圾分类调研报告
垃圾分类是每个人对保护环境的一种表现,所以提倡垃圾分类,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为保护和改善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保障公众健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制定的…
向着阳光,奔向梦想
2020年7月20号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蒲公英阳光支教队正式开始暑期实践,此次的蒲公英阳光支教队的老师们将会带来精彩的课堂内容和丰富的课下活动。在这为期20天的支教活动中,我们这个团队要和孩子们有一…
我们的黄河,我们的母亲
2020年7月22日今天我们的社会实践小组成员根据提前制定好的活动方案,有序进行了社会实践的各项工作。每次活动之前,我们的小组成员都会提前线上进行会议讨论,安排第二天的活动计划,团队成员积极宣传社会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