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岁末至今,天下疠疫流行,一度使全国人民的社会生活陷入瘫痪。所幸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共纾国难,方将第一波疫情成功压制,生产活动逐步恢复,学生复课也被提上日程。大学青衿荟萃,学士麇集,一旦开学复课,必然会造成大规模人员流动,给防疫形势造成极大的压力。因此,做好校内防疫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自今年五月初,四川大学就开始组织学生分批错峰返校。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返校学生,川大有关部门对疫情传播风险高度重视,严防死守,动员了大批志愿服务的值班老师和学生以及保卫科的工作人员参与定点测温、校园消毒消杀以及核酸检测等工作。除此之外,每个校门口还设置了以刷脸技术为基础的门禁管理系统,以防止校外人员入校流动。随着抗疫形势日渐向好,密不透风的防疫规章也开始放宽,许多校外人员经过测温登记后就可以入校访问。这固然是便民之举,却增加了防控工作量。此外,志愿人手的匮乏也导致相关措施的执行无法完全贯彻。为了堵住防疫漏洞,四川大学从更多渠道广泛征招志愿者参与校内防疫工作。
七月二十六日上午8:00左右,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学生龚博锴在值班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四川大学华西校区西校门,开始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龚博锴同学的任务是学习使用测温枪,协助保卫科工作人员以及值班老师给外来者做测温登记。测温枪操作简单,新手只需稍作培训便可熟练使用。入校造访的外来者大部分都是家住附近的中老年市民,在闭户旬月之后,终于能重新踏入川大的校园,或为健身,或为散步,或是前来一睹在疫情期间加紧修葺后的校园新颜。
西校门口内外各有一个医疗帐篷。校外的迷彩色帐篷是学生返校经历第一关检查的地方,每个人都要接受体温测量,并配合学校的信息采集工作,为门禁系统的识别工作提供匹配资料。当实践活动开始时,目前已返校的毕业生和研究生的信息采集工作已完成,该部工作暂时告一段落。位于校门内的白色帐篷则是用来暂时集中安置出现病征的已返校学生,不过据门卫消息,校内还未出现病发案例。
在西校门站岗三天后,实践者又跟随保卫处的老师来到华西校区的南校门。较之于面向城市中轴线的大校门,比邻街市的南校门可谓是门庭若市。门外摊贩云集,外卖扎堆,附近食肆林立,鳞次栉比,往来出入的学生络绎不绝,令人目不暇接。成都市的地摊经济甫一推出,便在全国范围内引发激烈反响。客观而论,地摊经济的确是利民便民之善政,既缓解了低收入群体的燃眉之急,又满足了市民就近采买的便捷之需,还有效缩小了其活动范围,限制了病毒传播。但从防疫角度看,以实践者之愚见,许多摊贩的卫生意识还有待提高,试使一人染疫,必然会造成大范围的传播蔓延。
在活动过程中,实践者发现许多人对待疫情警惕意识已出现懈怠,面部暴露、结群聚集等不符合防疫规定的行为比比皆是,不禁令人感到担忧。究其原因,不仅与近来抗疫总体向好的态势有关,还与持续升高的气温难脱干系。上半年取得的抗疫成果实属来之不易,倘若因为疏忽大意给病毒入侵提供了可乘之机,致使疫情死灰复燃,其后果不堪设想。
在实践活动期间,实践者除了完成值班老师分配校门站岗任务之外,还设计并实践了两个独立防疫项目。七月二十七日下午,实践者来到与华西校园食堂门口一街之距的一个十字路口,向面部无遮挡的路人分发口罩及川大宣传部引发的防疫宣传册,并礼貌提醒他们做好个人防护及心存忧患意识的重要性。该任务执行时长一小时有余,共计发出口罩附宣传册七份。
在七月三十一日及八月一日,实践者又来到校内的华西保健医院,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开展消毒工作。实践者戴上消过毒的乳胶手套和普通医用口罩,用院方提供的手部消毒液给进出医院的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局部消毒。活动参与者均对实践工作表示出支持与理解,这也让人感到十分欣慰。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抗疫之路道阻且长,人类社会依旧面临着巨大的考验。但只要大家遵从科学的指导,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病魔消匿的那一天定是指日可待。
审稿人:华中农业大学理学院辅导员吴培森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328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