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浙理服院:走进神秘湘西,探寻苗乡古韵

来源: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 作者:文/漆思怡 图/黄婷

8月5日,由浙江理工大学服装学院3名大学生组成的社会实践团队先后前往湖南吉首非遗博物馆、花垣十八洞村、凤凰竹山村等地参加了为期5天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

实践团队成员实地走访,面对面询问学习,将网络收集资料、当地博物馆资料、当地村民口述结合,对苗族文化展开了深入调查研究。团队一行人先来到位于湖南吉首的湖南湘西博物馆。

在湘西非物质文化遗产馆中,实践团的成员们看到了大量精美的苗族服饰、手工刺绣作品、蜡染作品…在博物馆解说员的讲解下,苗族独特且精细的刺绣引起了她们浓厚的兴趣和学习欲望。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及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

据湘西博物馆解说员介绍,位于花垣县的十大洞村有一位苗秀非遗传承人。团队成员在简单整理资料后决定前往十大洞村拜访这位非遗传承人。

据戴雅介绍,她学习苗秀30多年,才有了如今的成果。十大洞村是习近平主席指导过精准扶贫的村庄,在习主席的带领下成功脱贫,并且将保留住了名族特色。实践中,团队成员深深体会到了基层扶贫的不易和艰辛。基层扶贫不仅涉及到资金援助,更涉及到当地的资源和现状,如何利用现有的资源和扶助发展当地的经济成为令人深思的问题。

据戴雅阿姐介绍,一套完整的苗族刺绣服饰,从准备、选材、刺绣、蜡染、银饰等等工序,就算是一个能工巧匠的苗家妇女,没有两三年的时间是绝对完成不了的。这些服饰,不是你有钱就能买,想穿就能穿得到的。

在采访中,团队成员戴雅阿姐谈到苗绣的针法、特点以及一些发展起源。

——“请问您是从小就学习苗绣吗?绣得真好看,这些技法是特有的吗?”

——因为我本身就是土生土长的苗族人,从小时候开始就有接触,到现在30余年了,对苗秀针法耶有所了解,有些针法是特有的。现在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解苗秀,并且喜欢苗秀,我们作为非遗传承人,更应该将苗秀传承下去。

——“那这些服饰、包包都是怎么卖的?一般会有人来收吗?价格如何?”

——“一般都是村里的合作社负责,我们只负责秀,到了一定时间会有人来收。价格的话,要看具体是什么,像一件手工绣的和机织的价格相差近两倍,小物品就会稍微便宜。”

——“您制作苗服是从布料蜡染开始的吗?”

——“不是的,一般是在外购置基本的纺织布料后自己裁剪缝补,再根据自己心中所想绣制。需要先将想绣制的图案画在布料上,然后用针线将轮廓缝制出来,最后将其填充。”

实践团的最后一站是位于凤凰县的竹山村。

在竹山村,实践团的成员们深入了解了苗族百姓的生活。

看到了黄豆变成豆浆的过程。

看到了竹子变成篾条,又经过一双双巧手变成器具的过程。

也看到了银饰在苗族阿叔手中一点一点变得精致的过程。

苗族银饰具有以大为美,以多为美,以重为美的特征。苗族银饰以大为美的独特见识,用美学的观点来看是很有道理的。同时也体现了家庭富裕程度,并显示着苗家姑娘的大气。

随后,实践团的成员们又在当地人家里了解了蜡染。

苗族蜡染的图案题材可分为七大类:蝴蝶纹、鱼鸟纹、龙纹、漩涡纹、花草植物纹、铜鼓纹、星辰山川纹。

种类多工艺复杂,蜡染极具特色,既然蜡染能染出蓝底白花的花布,那么为什么从来没有人见过红底白花、黄底白花、绿底白花的民间蜡染布呢(现代染色工艺技术已经完全可以做到这一步了)?这是因为靛蓝染色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只需要在普通的冷水中就可以进行;而红花素和栀子黄素等植物染料只能在较高温度的热水中才能上染棉布,否则就很容易掉色。而在这种高温下蜂蜡已经融化,无法保持防止染色的花形,因此古代是很难做出其他颜色的蜡染花布来的。

接着,实践团的成员们看到了一团团的纱线是如何有序地变成布匹的。

据阿婆介绍,苗族服饰面料多以麻织布为主,她们那个年代人人都会织布,都会为自己亲手作嫁妆。身体坐在木织机中间,左脚往下压纬线,穿过梭子后右脚也踩下,穿进另外一只梭子。尔后,拉过面前的挡板,把经线打实。反反复复这样推拉只听见“哐哐”的声音,奏出了美妙的乐章。

在此次社会实践活动中,实践团的成员们深入地了解了苗族文化,体会到了湘西神秘的魅力,感受到了苗族人的勤劳淳朴、热情好客,也看到了传统是如何与现代接轨的,看到了精准扶贫的卓著成效。同时,也为传承与发扬少数民族文化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3432.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注老年安全,共筑幸福晚年

2025年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队员走进二十里店镇潘家社区,开展了一场以“关注老年安全,共筑幸福晚年”为主题的爱心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传承尊老美…… 于华敏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宣讲消防知识,筑牢安全意识

消防安全是社区平安建设的基石,通过普及消防知识可以有效预防火灾事故,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1月18日至20日,曲阜师范大学“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深入万城国际社区,开展为期三天…… 王乐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梦想起航,携手共进

2025年2月,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志愿队响应响应曲阜师范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来到湖南省桑植县第一中学开展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向高中生分享大学生活体验、传递学习经验,并…… 冯诗洋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乡村娱乐设施建设,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在这个寒假,“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的大学生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之旅。实践队员于1月25日深入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羊口镇杨庄村,围绕乡村娱乐设施建设展开了为期一天的社会…… 杨民琪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

为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挖掘老城传统文化资源,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团队赶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开展“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实践…… 王佳一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暖社区,你我共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组织大学生走进基层,切身实践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和造就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青年人才、推进高校素质…… 王佳一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春节安全心中记,知识宣讲暖人心

随着春节的临近,社区里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然而,在这个欢聚的时刻,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了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确保大家能够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由曲阜师范大学文学…… 王颖馨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情暖乡村,关爱孤寡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依然存在,乡村中的孤寡老人作为弱势群体,他们大多缺乏子女的陪伴与照料,生活上的不便与心灵上的孤独成为他们日常的写照。为弘扬中华民族…… 高雨欣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实践进行时 | 情系母校,筑梦工大——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赴安庆二中开展寒假

为搭建高校与高中沟通的桥梁,助力学弟学妹们科学规划职业生涯,2025年1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返安庆市第二中学爱校荣校志愿宣…

情系果乡,智赋“苹”安——河北工业大学智果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为助力祖国乡村振兴,贡献青年一代的力量,电气工程学院的鹿明宇同学组织成立了智果科技团队。在牛新环老师和师硕老师的指导…

山东大学商学院学子调研雁绣非遗,探索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新路径

2025年1月15日,山西忻州代县的雁绣工作室里,山东大学商学院“元中藏遗”队成员王妍博与雁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高凤兰老师展开了…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最新发布

童真相伴,温暖课堂
很孩子们相处几天之后,现在每天上课变成了我最期待的事。在课堂上看着孩子们认真的表情,让我很有成就感,这是我以前一直作为学生所感受不到的。即使教给他们一个小小的知识,看着他们明了的表情,也很让我…
因材施教,针对教学
因材施教,针对教学——岭南师范学院复联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李桂霞作者:李桂霞在这次“三下乡”文化支教活动中我意识到了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每个学生认知水平、学习能力性格以及自身素质,老师应该选择适合…
耐心拉近我们的距离
2020年7月29日,来自岭南师范学院的一支名为播种爱心社会实践队的队伍继续今年的三下乡之旅。上午九点多,队伍戴着草帽来拜访第一个扶贫家庭,带着一些生活的必需品来慰问。通过我们和大叔的对话,除了解到他…
返家乡社会实践,争做时代好青年
若书本是此岸,现实是彼岸,那么社会实践便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纽带,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桥梁。今年暑假,很高兴我能通过家乡“青鸟计划”推送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岗位投得简历并获得了暑期实践的机会,从而获得…
这个夏天,我们陪你一起度过
在全面抗击疫情的特殊时期,烟台大学人文学院特色团队“语同声”的实践活动并没有由此而终止。在疫情下探索扶贫教学新模式,成为我们在这个特殊时期里的重要突破口。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虽然使学生人数有所…
听党歌,跟党走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决定性进展。8月4日,队伍就宣传扶贫措施的目的进行了一次走访。队伍走访到一家扶贫家庭时,队伍在简单的问候后开始了今天的任务…
扶贫脱贫,教育先行
扶贫脱贫,教育先行——烟台大学“语同声”社会实践队以“OAO”模式开展实践活动响应党中央号召,投身于教育扶贫“扶贫先扶智”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基础性地位;“治贫先治愚”决定了教育扶贫的先导性功能;“脱…
扶贫支农 播种爱心
世间万物源于种子,有种子就有希望。为响应国家“扶贫济困,你我同行”的口号,使大学生能更好地了解当今农村的现状,并继承先辈们不怕苦不怕累的奋斗精神。在7月28日,由岭南师范学院的大学生组成的一支名为…
【最新动态 光电学院】“科技助农,建设新村”实践队方案进一步策划与试运行
由于新冠状疫情带来的种种不便,“科技助农,建设新村”实践队决定8月12日社会实践活动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实践队员赵冠智8月11日得到的线下反馈了解到,农户主要出现的问题是由于疫情影响,部…
温故而知新 ——岭南师范学院复联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陈至立
温故而知新——岭南师范学院复联同心燃梦社会实践队陈至立作者:陈至立在本次线上辅导活动中,我的辅导对象是一名即将升入初二的初中生。她对学习充满渴望,他希望我对初一的数学知识进行复习,然后提前预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