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报佛山8月10日电(通讯员 谢颖怡)为了深入了解石湾陶塑制作的过程,传递非遗陶艺匠人精神,给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贡献一份力量。8月10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南夏”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前往佛山市黄志伟艺术馆,对石湾陶塑文化的精粹进行深探索,近距离与石湾陶艺接触。
线塑新法,视觉上的盛宴
队员们在佛山市禅城区石湾街道办宣传文体局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联系到了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黄志伟。黄志伟自小随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黄松坚在佛山石湾学习美术和陶艺,经过近40年的陶艺探索,拓新出陶塑新法——“线塑”,开辟了现代石湾陶塑表现技法的新天地,成为了勇于探索创新的陶艺家代表和学术带头人。黄志伟大师的徒弟,佛山市陶瓷艺术大师李海德向队员们介绍道,在石湾陶塑艺术发展的过程中,名家辈出,涌现了一大批社会公认的陶艺大师,为石湾陶艺创造了极大的辉煌,而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黄志伟,无疑是石湾新一代中年陶艺家当中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在21世纪的今天,如何为石湾陶艺创造更大的辉煌,这就需要当代石湾陶艺人在创作中博古取今,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同时,不倦探索创新。
在黄志伟大师艺术馆,队员们看到了黄志伟创作的大部分经典杰作,以及观赏了徒弟作品展示区。作品品类繁多,有传统的石湾公仔、有现代派的抽象陶,还有反映生活的写实陶,也有浮雕,还有国画类的作品。让队员们印象最深刻的当属“线塑”作品。队员们从李海德口中了解到,线塑突破了普通雕塑的固有程序,灵活自如地发挥陶泥线条特有的形态风韵,以泥条的线来塑面、形、神,工意结合、新颖别致,突出了超凡脱俗的情致。馆内展示的《包容》通过泥条的起伏与流动,界出了无限的空间和意趣,原作现已被中国工艺美术馆永久收藏,即便是复刻品,队员们还是能感受到线塑作品的独特艺术魅力。
图为队员们在李海德老师的带领下参观黄志伟艺术馆。邹艳玲 摄
为了让队员们更加直观的了解石湾陶艺的制作过程,李海德老师不仅亲自加以示范,还让队员们亲身体验制陶过程。在队员们制陶开始前,李海德老师对陶艺制作工序及工具进行了简单的讲解。紧接着队员们各领取一份陶泥后就开始制作陶坯,用手制的方式将一块泥料变成陶坯的过程虽然有点枯燥且漫长,但是这是大家完成浪漫想象最关键的一步,队员们都非常用心的对陶泥进行拍打、磨光和抹平。
图为李海德老师向队员们展示陶艺制作过程。邹艳玲 摄
毛坯初步成型后还需要经过修整才能成为达到要求的成坯。李海德老师表示,陶坯不易太薄,否则会在烧制过程中损坏从而影响陶器的质量,故需要用修整陶器的专用工具通过拍打、湿手抹平和刮削等方法对毛坯进行加固美化。
修整好的陶器接下来就可以进入装饰环节了。在装饰陶坯环节,队员们不仅了解到消除坯体缝隙和增加陶制装饰品需要用到泥水混合物进行衔接,还见识到石湾陶艺工作者的陶艺制作技艺的精湛。李海德老师曾在十分钟挑战成功塑造一个习近平主席头像,应队员们的强烈要求下,陶制兔子、茶杯、树叶、猪等各类陶塑手到擒来、栩栩如生,还为其中一位队员现场塑造了一个个人像,激发了队员们强烈的兴趣和创作激情。最后就是烧制成器,装饰好的陶器在阴干后就可以进窑烧制,烧制需要一定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相信队员们都非常期待自制的陶器最终的样子。
图为队员们正在装饰陶器。邹艳玲 摄
通过此次走访,队员们近距离的与石湾陶艺接触,深入了解了石湾陶塑制作的流程并深切感受到了石湾陶艺工作者的技艺精湛。传承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传统石湾陶塑文化想要传承,需要让石湾陶塑技艺非遗文化有一种全新的面貌,还需要让业内新人甚至是孩童感受到石湾陶艺的文化魅力并能够参与进来。
图为“南夏”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服务队队员们和艺术馆馆长黄建华先生合影留念。邹艳玲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350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