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提到,2020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而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创造者,是否真正了解民情民况?8月5日,我作为计控学院“心系乡村”经济发展调研队的一员,回到家乡古坟坦村,走访村民,走入田间地头,切实深入调研乡村经济发展实情。
烈日炎炎,酷暑难耐,我到达古坟坦村时,已经是上午11点左右。但放眼望去满田野的绿色农物,便给人以安心的感觉,因为那是几口人的粮食、经济收入,是未来几个月一个家庭的希望。我走到其中一片地头,发现有人正在摘花椒。通过与村民交谈了解到,现在这个季节正是收获花椒的时候,他们摘下的新鲜花椒会有人来收买,当场获得现金,而花椒的价格是每天变动的,今年受疫情影响一斤只卖到2、3块钱,而去年能买到8、9块钱一斤。
记得陆游在诗句中曾写到:“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秔。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诗中的情景仿佛就是眼前景象的描写。我问村民,你们摘这些花椒需要多长时间。他们回答说,大约持续一个月左右,从早到晚,从花椒由青变红。我听后,便帮助村民一起摘花椒。花椒堆簇而成,取之并不难,而难在花椒树上长满了长刺,一不小心,便会刺到手和胳膊。平日在厨房小小的花椒粒,背后是一拉一剪的辛苦劳作,是一家一户的经济来源。
农民的收入总是安稳而又踏实。长满硬茧的双手或许早已感受不到花椒树上的长刺,但生活的压力早已压弯了原本坚挺脊梁。他们面朝黄土背朝天,留下的汗水是小康社会的“入场券”。
2020年时期农作物种植采摘,仍有相当一部分的村民采用的是传统种植模式。与农业现代化的最终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我国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突出。种植模式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农民经济收入的多少,经过此次的走访调研,我发现每户家庭为了运输农产品方便,都购买了摩托车、三轮车等交通工具,也可以反映出村民已经能够在经济收入较稳定情况下,购买额外资产,逐步提高生活满意度。
此次带有调研目的重回家乡,让我从新的角度重新看家乡、赞家乡、美家乡,更进一步了解到农村经济的背后是农民的不易。我相信,通过此次“心系乡村”的经济发展调研社会实践,让我们不仅只从新闻上了解到当前的农村经济发展,而且能通过切实走进生活走进乡村,全面了解农村经济的现况。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374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