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这个好无聊,咱们能换一个内容学吗?”学生王书瀚在上课时向志愿者提出了这个请求。在实践活动中期,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效率都有一定程度的降低。针对这一情况,安徽师范大学文学院五四爱心学校“以爱为名,阳光志愿路”大砻坊社区支教团队创新教学方式,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开展了一系列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知识面为目的的特色课程。
一问一答,点燃兴趣之火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志愿者范淑滢秉承着孔子启发式教育思想,在8月5日开展趣味问答特色课程。趣味问答课程的题目既包括“中国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哪一个?”等常识性知识也包含“有头没有颈,身上冷冰冰,有翅不能飞,无脚也能行。”等思维拓展性比较强的题目,兼容并包的题目在拓展学生知识面的基础上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在问“藏历新年,人们见面时都要说“扎西德勒”是什么意思?”时,一部分学生自发跟着志愿者复述“扎西德勒”这一词语。趣味问答课程充分调动了学生的视觉、听觉,帮助学生实现了由被动接受者到主动学习者的转变。“这么快就结束了,我还不想结束呢。”学生王书瀚在课程末尾向志愿者表达了他继续学习的欲望。趣味问答特色课程摆脱了传统课程以教师讲授知识为主的授课模式,为学生和教师架起了双向沟通的桥梁,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一问一答之间逐渐提升。
志愿者范淑滢为学生讲解地理知识。 安徽师范大学段婷婷提供
巧用动画,拓宽兴趣之面
“老师,我想看一会会动画。”志愿者在支教过程中经常遇到这样的请求。8月6日,志愿者崔元媛利用学生喜爱动画片的心理,将动画片与以苏轼的故事为主题的特色课程结合开展教学。志愿者以学生兴趣为重点结合苏轼自身特色和时政热点,介绍了苏轼的一生、苏轼作为一个美食家的故事以及苏轼的抗洪经历。课程以动画片作为引入。动画片采用自我介绍的形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不脱离历史的卡通形象为学生介绍了苏轼的一生。学生马馨玥在视频结束后提出“为什么没有人要他啊?他可是大诗人呢。”的疑问。志愿者根据学生的疑问展开了对苏轼一生的介绍。在介绍苏轼作为一个美食家的故事时,志愿者利用苏轼与东坡肉的动画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苏轼的全面认识。志愿者将苏轼的美食与苏轼的诗巧妙地结合,通过《惠崇春江晚景》《猪肉颂》等诗佐证苏轼对河豚、猪肉等美食的喜爱。“‘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也是这样写荔枝的。”学生王书瀚将课堂知识与自己的知识融会贯通,拓宽了自己的知识面。以苏轼的故事主题的动画片利用智慧教学平台,将动画与授课相结合,帮助学生拓展了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志愿者崔元媛利用动画为学生介绍苏轼的一生。安徽师范大学段婷婷提供
一笔一划,践行兴趣之乐
“书法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情感、脾性以及生活的态度。我希望通过这节书法特色课程让学生意识到书法艺术的意义,获得心灵的启发。”秉持着这样的想法,志愿者杨慧在8月9为学生准备了关于书法的特色课程。“铁画银钩藏雅韵,粗微浓淡漫馨香。”志愿者杨慧在对书法以及书法领域的名家名作进行简单介绍之后为学生示范了毛笔的正确握法。“老师,写毛笔字时笔居然是直的,我们平时写字笔都是弯的。”学生王书瀚在仔细观察志愿者的示范后发现了毛笔字和硬笔字书写方式的不同。随后,志愿者以“志存高远”为例,在书写的过程中及时为学生进行细节方面的的讲解。“好神奇!我以后也要学书法!”课程在学生的感叹声中结束。书法是书写的艺术,一笔一划皆凝聚着诗人的志气。志愿者通过亲自示范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书法的艺术,引导学生进行书法实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志愿者杨慧为学生示范。 安徽师范大学段婷婷提供
“故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五四爱心学校“以爱为名,阳光志愿路”大砻坊社区支教团队汲取古人的教育智慧,及时调整教育方案,创新教育形式,为学生之后的学习点燃兴趣之焰。“以爱为名,阳光志愿路”,行走在路上的志愿者怀着赤城之心和学生一起拥抱阳光。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379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