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是全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全面小康也是党和国家对人民的庄严承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曾经很多地区因为地理位置偏远,自然条件恶劣而导致发展极度滞后,曾经的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张家湾乡半山吐村就是这样一个深度贫困的地区,改善当地人民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成了迫切需要。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政策让很多像半山吐村一样的贫困村脱贫摘帽,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而如今的半山吐村也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走在精准扶贫的小康路上,西南石油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暑假社会实践队——西南梦之队成员刘彦男通过线上采访半山吐村书记刘贺申,对半山吐村的发展情况进行了了解。
图为实践队成员对刘书记进行线上采访
在采访中实践队员了解到,半山吐村在2017年时还是贫困大村,80%的村民都是贫困户,共计120户308人。截至2020年,半山吐村在政府不断的努力下已经实现全村村民脱贫,在这三年的时间里,政府主要从教育、产业、医疗三大方面下手扶贫。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教育扶贫是实现精准扶贫的重要路径之一,只有教育好了下一代,才能真正阻隔贫困的代际传递。刘书记说,在教育方面,政府对原来破旧的学校进行了翻修,增强了教育硬件设施,对于那些家距学校较远,上下学不方便的学生学校还提供免费宿舍。教育设施从原来的土房到砖房,木桌木椅到铁桌铁椅,每个教室也安装上了风扇、投影仪等教育器材。同时引进新的老师来解决常年教师不足的问题,学校规模也从原来的10余名教师和130名学生发展到现在40余名教师和300余名学生。翻新的学校为这个地区洒下了希望,也为孩子们插上梦想的翅膀,教育环境的改善,让边远的学子不再因贫困而失去受教育的机会。
图为学校翻修后的教学楼
图为翻修后的运动操场
刘书记在采访中还提到,半山吐村通过产业扶贫,极大地改变了原来只靠“输血”不能造血的困境。产业扶贫是指以市场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产业发展为杠杆的扶贫开发过程,是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加贫困农户收入的有效途径。政府在产业方面设立各种措施帮助村民创业,半山吐村五组村民就在村干部的领导下,因地制宜,种植苹果树百余亩,并在专家的指导下明显提高了种植效率。同时政府还在乡镇上也建立了银行,方便了村民们存取款和创业贷款,通过村民种植农品村干部联系市场的方式解决农产品的销售问题,村民们的平均年纯收入从原来的634元提高到了1532元。
图为张家湾乡上新修的银行
在医疗扶贫方面,刘书记提到,每年都会有从县城大医院派来的义诊队伍来到当地。医疗义诊小分队会为村民们进行体查、测量血压、心电图、血糖检测等工作,对部分需进一步有体征待查的村民进行现场抽血做生化检查。在义诊过程中,医疗专家们还会对前来就诊的村民们详细询问病史,根据他们所患疾病的不同提供合理的治疗方案及预防措施,免费发放一批随带药品,并耐心周到地为村民所患的疾病进行健康指导,讲解相关养生保健知识并解答他们的一些疑惑。
图为村卫生院
对于当地村民的住房问题,刘书记表示,在半山吐村中,当时房屋存在安全隐患最严重的是六、七、八组的危房住户,他们的住房大多是土房,几乎没有任何安全可言,政府对于这些村民住房进行了评估,对于达到危房标准的房屋进行拆除,并将危房住户转移到新修的安置房内。整体搬迁工作严格按照“政府引导、农民自愿,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灵活安置、确保稳定”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实施农民异地搬迁,确保农民“搬得出、稳得住、富得起”。
但在搬迁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部分年迈的老人不愿搬迁,这对扶贫工作的开展产生了极大的阻力。对此,刘书记说到,为了扶贫工作的顺利进行,扶贫干部到每家每户了解实际情况,并耐心地向他们介绍了搬迁的具体政策和措施,不少工作者还亲自帮助村民们搬家,展现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
图为搬迁后村民居住的安置房
在采访过程中,每每提到村子的改变,刘书记都按捺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从他真切的言语中就能感受到曾经贫困落后的半山吐村已经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刘书记坚信,在党和政府的支持下,半山吐村人民生活质量将会越来越高,日子也会过得越来越红火,越来越美好。作为大学生的我们,通过对半山吐村的调研见证了我们国家在小康路上又迈进了坚实的一步,习总书记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也将激励着我们,更加努力学习,在未来将自己的青春汗水挥洒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408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