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古都与现世,以“老”开新局

来源: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作者:房贤旭

为探寻新中国成立以来和党的十八大召开之后的城市变化,寻找古都与现世所发生的碰撞,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不负韶华”实践队——洛阳分队于6月30日至7月1日,在华夏古都洛阳,对洛阳城市规划馆、应天门、定鼎门、天堂、明堂等地点进行了实地勘察、民意调查与资料搜集,深入其自建成、发展到遗址保护面临的问题以及当今的成果,感受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历史新突破的伟大成就。

问题的发现——传统与现代的碰撞

洛阳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和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历史上先后有十多个王朝在洛阳建都。历史沧桑,老城留下的一砖一瓦都诉说着帝都的传奇。然而,由于年久失修,历史光环笼罩下的洛阳古城,已渐渐沦落为洛阳市面积最大、人口最集中、基础设施最差的棚户区,其中散落几十处的文物古建岌岌可危,文保与民生困局亟待破解。

面对遗迹和民生等问题,实践队员于6月30日下午,前去洛阳市规划展示馆进行参观、采访和调研等活动。展馆以“规划——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历史、现代和未来三大脉络贯穿其中,全面展示洛阳城市规划的历史之美、时代之美以及未来之美。展厅中也展示了洛阳古代城市规划中的部分专项规划,如古代经典建筑形制的规划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规划沿革、洛阳的工业发展等方面,将这座城市的“古今辉映”显露无疑。

其后,实践队员采访了城市规划馆的工作人员,她热情地为队员们讲解城市规划馆的核心理念——“规划,让城市更美好”。在城市规划过程中,诸多朝代留下的历史遗迹虽有助于洛阳旅游经济地发展、城市文化氛围的提升、城市规划的便利,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便,比如为保护文物而选择不去修建地铁使洛阳交通不够发达地问题和古建筑的修缮重建等工作。采访最后,这位工作人员表示,自己一定要做好本职工作,让更多人了解、爱上洛阳,宣传好规划馆这张城市名片。我们能看到其话语中的民族自信心与自豪感,以及用优秀文化涵养城市气质、擦亮城市名片的坚定自信。

实践队员对洛阳市规划展示馆馆员的采访。陈雨沫 摄

问题的解决——以“老”破题开新局

为见证遗迹保护现状,实践队员于7月1日前往应天门、定鼎门、天堂明堂等地点进行参观和探寻遗迹历史与遗址保护建设情况:

隋唐洛阳城的正大门——应天门,是朝廷举行登基、改元、大赦、宴会及接见万国来使等外朝大典的重要场所。应天门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对隋唐洛阳城轴线的完整展示,重现历史脉络,建立隋唐洛阳城各单体之间的空间联系有重要意义。地下是沉睡千年的隋唐洛阳城,地上是复原保护的国家遗址公园;白天是典雅古朴、肃穆端庄的“隋唐第一门”,晚上是色彩斑斓、这是以“老”破题开新局的激光秀,此情此景此韵,确实令人思绪万千。

应天门夜景。李腾飞 摄

定鼎门遗址位于隋唐洛阳城郭城正南门,遗址文化丰厚,现已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大遗址作为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资源,是城市发展的积极力量,加强大遗址保护工作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彰显城市特色的有效途径。定鼎门遗址的“现代中式设计”同样是走一条保护和开发相结合的道路。

天堂明堂是武则天昔日理政、礼佛和生活的重要场所。天堂、明堂均建立遗址保护棚,在官方用语中,保护棚的概念被包含在“保护性设施”、“保护性措施”或“保护性建筑”中。当下是“遗产活化”和“文物保护利用改革”的时代,遗址的保护与利用能够更加有效地结合,是更加负责任、更能有效传承文化、教育后代的做法。由此,为天堂明堂修建的遗址保护棚具有“保护+利用”的双重属性,不愧为“历史空间与现代城市空间环境的叠合”。

天堂夜景。李腾飞 摄

仅凭借对景点的调查与参观还不足以证明问题的圆满解决。为进一步了解洛阳古都建设在人们心中的印象,搜集城市变化对居民的影响。当日下午,实践队员到达洛阳市洛龙区,在各街道对本地市民进行采访,收集城市居民的意见。通过街边采访洛阳市居民对洛阳古都建设与发展的满意度。有居民表示“洛阳市需要这些重修文化遗址来提升洛阳的影响度”,对现今问题解决方式表示了肯定意见,以“老”破题开新局确是味良方。

实践队员对洛阳市民进行采访。孔德辰 摄

问题的启示——文化创新与文化自信

从应天门的“以’老‘破题开新局“,到定鼎门的“现代中式设计”,到天堂、明堂的“遗址保护棚”。实践队员们都能清晰地感知华夏五千年文明之灿烂,以及作为一个中华儿女的自信与骄傲。越是传统的,就越是国际的。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优秀传统文化也总是在不断吸纳时代精华中继往开来。

作为千年古都,洛阳要在推动文化繁荣兴盛上奋勇争先,就必须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推动传统文化传承创新发展。正如市委书记李亚强调的“要把传统元素与时代气息融合起来,强化传统文化的现代表达、河洛文化的国际表达。”如此,我们才可以更好架起文化遗产与现代生活之间的桥梁,在“古今辉映”中让传统文化“燃”起来。

文化创新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当传统文化以时尚化表达融入生活,在传承中注入了“现代感”,从而形神兼备、焕发生机。把传统元素与时代气息融合起来,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守正出新,让传统与现代交汇,让古韵与新风交融,我们就能在“薪火相传”中坚定文化自信,就能在“古今辉映”中走向属于我们自己的诗和远方。(通讯员 房贤旭)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4160.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青年志愿助力四年级学生探索植物细胞奥秘

2024年11月12日,一场别开生面的志愿活动在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实验教室举行。来自武汉理工大学制药zy2302班的志愿者们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植物细胞知识讲座,并带领他们亲手进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化学实验点燃科学梦想

2024年11月26日下午,武汉理工大学化生学院制药zy2302团支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了一场有趣的“趣味化学实验课堂”志愿活动。通过生动讲解与趣味实验,志愿者们带领六年级学生探索……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开展实验教学活动

近日,制药zy2302团支部组织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走进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为小学生们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热气球实验课。此次活动旨在通过科学实验,激发小学生们对科学的兴趣和……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执科学薪火 传仁爱师道

当燃烧的火焰遇上水气球,当倒置的水杯挑战重力法则,武汉理工大学附属小学的课堂里爆发出阵阵惊叹。近日,武汉理工大学制药工程zy2302班的10名大学生走进附属小学三年级课堂,以“生活中的…… 颂星夜 武汉理工大学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举办“以物易爱,助童筑梦”雷锋市场义卖活动 ——以专

为弘扬雷锋精神,践行志愿服务,长沙学院外国语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以下简称“外院青志协”)于2月25日下午在维智广场成功举…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

2025年3月26日下午,人文学院“党员先锋·红领未来”就业赋能计划第二期讲座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由学院党务服务中心与校友服务中…

马院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开展“蜕变时”主题班会

(通讯员代闹周台欣吴曼妮)3月31日上午,马院思政系赴同升湖高级中学实习队的四位实习老师在不同班级开展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

旗峰书院开展网络诗词主题文化沙龙活动

为深入理解诗词艺术在当代语境下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引导青年在技术洪流中厘清守正创新的辩证关系,3月23日下午,旗峰…

人文学院举办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第三讲

3月27日下午,人文学院2025年“青马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第三讲在学院楼202教室举办。校团委科创实践部谢俊慧老师为青马班学…

最新发布

有一群伙伴,比啥都浪漫 ——8月7日团辅活动心得
与其说这是一个团队心理辅导活动,不如说,这是一个关于我们“仲夏逐梦”实践队快乐玩耍的线上派对。我们以轻松活泼的姿态与队里的伙伴们诉说自己的烦恼、与队友们快乐地玩游戏。这让我不禁回想起我们实践队…
以德为先 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以德为先争做新时代好少年“现在把自己的品德培育得越好,将来人就能做得越好。”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少年儿童的成长要坚持品德为先。2020年8月13日洛阳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永信班成员为了开展以“传承红…
传承乡村红色文化,发展滁州特色旅游
今年7月16号,每年暑期的“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按时开展,我们也积极地参与了由滁州学院组织的这个暑期实践活动,团队名称是“醉红滁州乡旅筑梦”。这次主要活动内容是:采用公益服务的形式,宣传推广滁州市…
缘起,疫情
今年,是特殊的一年。从去年年底回家过年到现在我在家已经待了7个多月了,比高中三年所有放假在家加起来的时间还要多。今年的这个暑假本来我以为只能在家无所事事的度过,但如此特殊的年份不该荒度,因此我…
聚焦农村法律纠纷,护航农村法治发展--法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开展线上法治知识
聚焦农村法律纠纷,护航农村法治发展--法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开展线上法治知识快递活动当今,随着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普法宣传的加强,农村居民已经对身边的基本法律知识有一定了解。但是纵观农…
滁州学院赴金寨县“追忆革命背景,弘扬红色精神”暑期实践小分队实践新闻稿
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以学习中国革…
民法成典,点动人心——法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开展线上《民法典》微课堂活动
民法成典,点动人心——法学院大学生暑期“三下乡”实践团队开展线上《民法典》微课堂活动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并决定于2021年1月1日起正式…
狮峰之旅,走进百年“新”客栈
潮州8月7日电(通讯员梁劭珉)近几年,在政府政策的帮扶下,农村的建设和发展水平逐步得到提升,旅游业能推动农村发展,若想发展旅游业,住宿问题是关键。2020年8月7日,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归故里”暑期“…
新旧动能转换,任重而道远
山东省作为沿海的经济大省,近些年来,由于一些传统产业比较多,导致山东经济发展受到影响,而作为沿海的城市山东省目前也和深圳等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拉开了一定的差距。为顺应新时代的发展,推动山东经济改…
我的“云上“志愿辅导心得
在这个假期里,我加入了学院组织的三下乡线上志愿活动。在这次的志愿活动中,我负责辅导两位高一学生的数学学习。虽然因为疫情的原因,辅导只能在线上进行,但是整个辅导过程对我来说也是一段非常难忘且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