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十三号是烟台大学光电学院“走进大棚小分队”社会实践的第7天。
第七天是“走进大棚小分队”社会实践的最后一天,当下全队正在终结这七日的大棚实践经历,由于第七天已经没有了具体的深入活动,所以“走进大棚小分队”采用线上形式利用通讯软件一起讨论,回忆,终结实践活动,讨论,总结实践经历。
图标右上角的是“走进大棚小分队”在本次社会实践中的队长,也是本次社会实践的掌舵人。在会议中,队长优先发言,回忆本次社会实践开始前的各项准备,和社会实践中的感慨和感动。
队长说:“本次社会实践是本队第一次深入了解自己所在的社会,也是第一次参与有关科技助农题材的社会实践,虽然经历了繁琐的准备,和劳作,但满满的都是回忆。”
图片的坐下角是“走进大棚小分队”在本次社会实践中的副队长。副队长在会议中回忆总结了本次社会实践活动的时候安排:“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从第一天,到结束,都经过的仔细的考虑和与队员的协商,最终再与实践地点的相关部门取得联系后确定,看似简单,却也繁琐,需要多方面考虑各个队员自身的时间安排并结合实践地点相关部门,选择可以实现的时间安排。”
其余两名队员也在会议回忆实践经历。
“初次到达地点时还有些不清方向,网络地图和指南针帮了实践队的大忙,包括路线安排在内的部分实践安排也利用的网络地图。”
“实践中‘走进大棚小分队’全队帮助大棚负责人修剪葡萄枝叶,采摘辣椒。虽然辣在手上,但是喜在心里。”
队员表示:“以前了解科技都是关注科技在轻重工业,精尖行业。通告本次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到科技对农业也有巨大的帮助,农业对科技也有巨大的需求。”
“走进大棚小分队”通过线上交流会议了七日的经历和感想。
会议共持续了一个小时,“走进大棚小分队”的队员畅所欲言纷纷表达感想和分享自己独特的经历,并提出自己对实践报告的部分内容的想法。
队长兼任负责人记录着会议中的部分交流内容和实践感悟以便于生产实践报告。
至此为期七天的社会实践就告一段落了,“走进大棚小分队”的队员们也在做着后期工作。
本期最新动态到处结束,祝愿“走进大棚小分队”的队员再起新征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45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中国青年网通讯员王佳俊摄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5日电(通讯员孙燕)6月29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社会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宫塘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开展期间,团队成员在街……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巢院年网巢湖7月4日电(通讯员孙燕)为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学工程院组建赴滁州市凤阳县乡村振兴实践团。自2023年6月29日起,团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1日电(通讯员王佳俊)“节俭是道德的统一“奢侈是最大的罪恶”,严格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7月1日,巢湖学院“乡意浓浓志愿服务小队”……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陈悦)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同时深入农村生活,体味劳作的辛苦和果实的来之不易,提高农民生活水平。7月3日,巢湖学院赴滁州市凤阳县助农乡……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7月7日电(通讯员周宇)以“农”为基,助“农”前行。为增强大学生对农业农村工作的深入认识了解,6月29日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助农乡村振兴团来到凤阳县官塘小镇了解农产……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凤阳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土壤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承载着植物生长和生态系统的健康。然而,由于人类活动和工业化进程的影响,土壤污染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巢湖7月7日电(通讯员孙燕)为了进一步助力乡村振兴,引导学生在社会课堂中受教育,做实事。2023年6月29日至7月5日巢湖学院“乡意浓农服务团”助农实践小队前往滁州市凤阳县进行为……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
中国青年网滁州7月7日电(通讯员袁皖君)农业是国家的根基,是人类生存的保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乡意浓农服务团 巢湖学院生物与环境工程学院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