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教育是国民素质提高的关键环节之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加快和国民素质快速提高的今天,教育的薄弱之地——乡村的艺术教育现状是怎么样的呢?村民们对孩子艺术教育持有怎样的理念呢?在艺术教育较为缺乏的环境下长大的村民,对美学、建筑、色彩等艺术理念的理解是怎样的呢?是否会对村落的建筑和文化风气带来影响呢?为此,2020年暑期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仙山渝越,为爱上色”社会实践团队在各地乡村进行了乡村色彩实践考察,实践队员陈开心在湖南省宁乡狮北村通过走访传统村落,深入发掘乡村故事,开展村落色彩分布及居民色彩美学意识调研。
狮北村地处宁乡县大屯营乡东北角,2005年由原来狮泉村和北冲村合并而成,总面积7平方公里有余,人口两千余人,辖20个村民小组,村内有六家现代化企业。因从黄毛大岭石栗冲至荫塘坝有九十九个山冲,为凑齐一百个数故名百冲,今为北冲。北冲村是典型的江南丘陵乡村环境和主要产业,多数中年村民在村务农,青年人大多外出打工,但大多就在附近镇上打工。
调查者调查的受访者名叫许乾元,是远近闻名的白手起家的大户人家。他是典型的80后——敢创业敢打拼。许乾元早年间外出学厨,后因偶然机会前往上海发展,勤勤恳恳的工作态度让他如今已经成为一家湘菜馆的主理人。
“我对孩子的美术教育十分重视,这个你看墙壁上所挂的奖状都是我在外面给孩子报的美术班发的。”的确,奖状鲜艳的橙红色是大厅里较为亮丽的装饰。调查者了解到,许乾元所在的狮北村的美术教育的确缺乏,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存在明显的不足——师资力量缺乏、教育设施缺乏等。许乾元因为近年来生活条件的改善,也不断意识到艺术教育对孩子的重要性,选择让孩子在课余的时间到镇上接受美术教育,以提高孩子的艺术素质和社会竞争力。
然而他也提到,村中大部分的劳动力都前往附近的城镇打工,只能把他们的孩子留守在村落里。村落中的老人因为长期生活在缺乏艺术教育的环境当中,对孩子的艺术教育自然不够重视。加之义务教育的美术课程缺乏、村中艺术教育师资力量缺乏、家庭条件等原因,大部分孩子还是没有进行过系统的艺术教育的。
调查者能明显的感觉到受访者对于美术教育的重视和乡村艺术教育现状的担忧。接下来调查者进行了路边随机发放电子调查问卷,调查目前村民受艺术教育和美学意识的情况。
据了解,42%的村民对日常服饰上的选择不会有太大的注意度,29%的村民对于特殊的传统节日时的服装搭配会有讲究。从调查时的情况来看,调查者发现受访的村民的服饰在色彩或者款式搭配上确实较为随意。
超过半数的村民在进行房屋的建造或者装修时会对色彩搭配较为关注,这也比较符合房屋等财产在老板姓心中的高地位。不过从美学角度来看,村中的房屋大多是白墙黑顶,稍微活泼一点的房屋样式是白墙橙顶,特色不够明显,且村中的建筑风格大多比较普通。据调查,在住房装修和整体设计方面,绝大多数村民选择的都是“实用就行”,而对美感和设计等不加以考虑。
耐人寻味的是,绝大多数村民填写的调查问卷中,家庭熏陶是孩子美术教育的主要来源。后经询问后调查者才明白,是因为大多数的孩子没有条件去参加额外的美术教育,学校里的美术教育又缺乏师资力量和资金力量,所以只能选择家庭熏陶。
经过长达一天的乡村调查,调查者发现,乡村的艺术教育的缺乏是当今社会存在的事实。因为师资、资金、家庭和传统观念等因素造成的艺术教育的缺乏是乡村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一个无法规避的痛。现阶段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乡村艺术教育方面有较大的体现。村民普遍希望孩子能够接受到系统的艺术教育,而现阶段的乡村环境却无法提供到完善的艺术教育,这是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政府应当调整财政倾斜力度,合理分配师资力量,在重视乡村物质资料发展的同时,加快乡村文化方面的建设,才能更快更好的完成美丽乡村的建设目标。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499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