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大学8月8日讯(通讯员:郑宇欣 蔡静滢 卢心茹)
“地瓜当粮草,孩子当背包。”这是1986年的军营村。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2020年的军营村。
8月8日,在经过大量资料和书籍的查阅,初步了解军营村发展情况的基础上,集美大学理学院“青年践行新思想”实践队一同前往厦门同安军营村,实地考察村子的发展现状及军营村实现精准脱贫并成为示范村的故事。
途经一个多小时的山路盘旋,实践队来到军营村,似乎走进了陶渊明笔下“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一条小路,三俩行人,依山傍水错落有致的农居,偶尔路过哪个转角口,都会在不经意间与一簇花红柳绿邂逅。队员们首先访问了村委苏银坂和老书记高求来(1986年任军营村书记),在两位村委的描述和解答下,对军营村的发展现状有了基本的了解。在村委的回忆中,实践队员们得知,军营村在这30多年以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紧记着习总书记的嘱托,在省、市、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实施党建引领,以“山上戴帽,山下开发”为指导,以“滴水穿石”的精神为动力,以精准扶贫为契机,以“四在一线”、“四下基层”为方法,乘着“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乡村建设、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东风,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砥砺前行,走出了一条适合军营村的致富路。
而当队员们问到村子的教育发展时,苏银坂答道:“近年来,村民们的经济条件都在变好,对于后代的教育也是越来越重视。村子里就几次翻建新的幼儿园,村民们也愿意花钱送孩子去山下的莲花镇上学,更有家长特意到山脚下买房子陪孩子读书。”听到这里队员们十分感慨,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石,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标志。村民们对教育问题的重视,也是军营村稳步发展的必要条件。
如今,走在军营村的小路上,总能看到脸上洋溢着和蔼笑容的老人向游客们展示村子里的瓜果。他们怀抱着曾经认为困住了自己的高山,深情地谈起这座山是怎么样在三十年后的今天摇身一变,成为了军营村仰仗的靠山,成为了为子孙后代留下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银行。
“在军营村,总书记说要多种茶种果,山坡地可以种些柿子。”高求来回忆道,于是村民们开始开荒种茶,一年开一点、一人开一点,几万亩的山地成了军营村的“金娃娃”。一两年以后,基本没有村民再继续种植带不来收成、只能饱腹不适合村子发展的地瓜和水稻,全心全意地种茶制茶。再后来,村子逐渐用上大型机械,建起了现代化的茶厂、注册商标,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产业融合转变。
山头穿新衣、山坡叠茶园,高山上茶意渐浓。军营村的前景也正如其生态,在经过脱胎换骨的整治后绿意盎然,越来越多的村民年轻人回村投身到乡村振兴工作中。近几年军营村更是获得了“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文明村”、“福建生态村”、“福建美丽乡村文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但它并没有止步于此。
“我们的产业链仍有不足,旅游项目不够成熟,留给游客们的落脚点太少。”苏银坂说道,“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我们还在成长。”
此后,实践队先后访问了党校、七彩池,参观了当地的民宿、农家乐和鸡舍鸭舍等,切身实地地感受到了现代化发展在村子里的风起云涌。2016年在军营村落脚的首家“农村淘宝”店,让百姓在家中就可以淘到世界好货,还可以卖出自己家的特产。2017年高山放空哨所的五星红旗飘扬在一望无际的蓝天白云下,在发挥基地作用的同时,成为了军营村的又一景点,共富、共美、共享。最让人震撼的是路边一黄一绿的两只垃圾桶,厨余垃圾和生活垃圾分得清清楚楚,全市大力推行的垃圾分类在这里也没有落下,如火如荼地推广。
无论是党校浓厚的书香气息,还是旅游景点的热闹,油绿的梯田式茶园,甚至是村民们房前屋后见缝插绿、种菜种果的情景,每一帧都美胜油画,仿佛诗中倾落的光景。也正应了那句,绿水青山总关情,金山银山情更长。村民们说,这情,是总书记给咱们老百姓最深的感情。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577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