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品历史:
1831年即清道光十一年,狗不理包子创始人高贵友出生在直隶武清县下朱庄,现天津市武清区。因为他的父亲四十得到儿子,为了求平安地养子,给他取了乳名“狗子”,希望他能像狗子一样这么顺利养活。
高贵友14岁的时候,在天津南运河边上的刘家蒸吃铺做伙计。因为他的心灵手巧而且勤学好问,又加上师傅们的指点,高贵友做包子的手艺不断进步,练就了一手做包子的好活。三年满师,出师后,高贵友独自开了一家专做包子的小吃铺叫“德聚号”。由于高贵友手艺超群,做事又认真出色,从不作假,保证真材实料,制作的包子口感柔软而细腻, 鲜香不腻,形似洁白的菊花,色香味形都十分有特色,生意越发兴隆。前来吃他做的包子的人越来越多,高贵友忙于工作,顾不上和顾客谈笑风生,这样使得,吃包子的客人都开玩笑的称他“狗子卖包子,不理人”。久而久之,人们习惯了这样的说法,于是客人都叫他“狗不理”,把他所做的的包子称作“狗不理包子”,而原店铺的名字却渐渐被人们淡忘了。
高贵友刚开始创立“德聚号”小吃铺时,用新鲜的猪肉加适量的清水,用排骨汤或猪肚汤,加上香油、特制的酱油、姜葱末、各种调味剂等等,调配搅拌成包子的馅料。包子皮用的是半发面,在搓条、放剂以后,用棒擀成直径约8.5厘米、薄厚均匀的圆形面皮。然后包入弄好的馅料,再用手指精细地捏、折,同时用力将褶子捻开,使得褶花疏密一致,如同白菊花一般,最后上炉用蒸气蒸制而成。
1916年即民国五年,高贵友病逝,他的儿子高金铭继承了他的产业,第二年在南市东大街立了分号。1932年即民国二十一年,把侯家后的老号迁址至北大关桥口那里。1937年,高金铭将老号、分号合并,迁址去到天祥商场的后门(今辽宁路),设立新号“德聚号”。1947年民国三十六年,高金铭的儿子高焕文继承家族的产业,经营至1952年后,歇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56年时,天津市将狗不理包子收归国有产业并将店铺迁到和平区山东路,后来又在南市食品街设立了分店。2001年,“狗不理”总店再次扩建。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580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为积极响应素质教育理念,全面落实实践育人方针,推动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社会实践深度融合,提升文化素养,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2024年4月16日,文法学院李静、刘旭行、常淳三位老师……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师生的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4月16日,文法学院师生代表前往新乡市龙狮运动训练馆开展舞狮文化体验活动。……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3月27日至28日,在新乡工程学院校长助理李帅军的带领下,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松梅及辅导员代表崔征、牛科伟组成招生宣传工作组,赴周口开展高考招生宣讲活动。在周口市淮阳区实验中学,该……
牛科伟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为了进一步促进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的双向奔赴与共同赋能,推动文法学院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4月10日,文法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教研室主任冯莉娟老师,汉语言文学专业教研室主任王雪老……
梁盼盼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进司法实践与法学教育的双向促进与合作共赢,4月10日,新乡工程学院与新乡县司法局举行协同育人合作协议的签约揭牌仪式,新乡县司法局局长雷冰、副局长韩富……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为保障春季运动会安全有序开展,筑牢赛事安全防线,文法学院于4月9日在北校区健雅馆202和4月11日南校区学院楼B-101召开运动会安全会议。此次会议由文法学院团委书记李婉鑫和辅导员马智慧共同……
户煜阳 郝晓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为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加强青年爱国爱国主义教育,激发青年学子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历史使命感。文法学院于4月1日至4月8日期间组织开展“赓续红色血脉,践行革命精……
郭小雨 苏一飞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
为进一步畅通师生沟通渠道,优化教育教学管理,文法学院于3月3日上午10点在南校区学院楼B–314与北校区树人楼101组织召开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学生代表座谈会。文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松梅、团委……
王玥忻 户煜阳 河南科技学院新科学院法律系查看全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