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三下乡感悟:高密茂腔再相识

来源: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作者:“凤韵”实践队:

8月8日—8月9日,我所在的“凤韵”实践队前往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市对高密茂腔进行调研,这一路下来感悟颇多,收获良多。

刻板印象:表演茂腔的都是中老年人

我们设计的调查问卷当中有这样一个问题:您认为高密茂腔如今不流行的原因(多选),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一半的人都认为“表演者年轻人少,吸引力小”。在实践之前,我们几个实践队员也以为表演茂腔的都是中老年人,真正采访参观的时候发现我们错了,“表演茂腔的都是中老年人”这一看法只是我们的刻板印象。

我作为土生土长的高密人,从小就受到高密茂腔的熏陶。小时候村里会有关于茂腔的演出,一般有什么重要活动都会请唱茂腔的人来表演。我们村里就有一个专门唱茂腔的演员,是个旦角,按村里的辈分来讲我还要叫她姑姑。我跟着爷爷奶奶看过好几次村里茂腔的表演,小时候也不懂,也就跟着凑个热闹,只是惊奇他们是用方言来唱戏,别人鼓掌的时候我也跟着鼓掌,表演的大多都是四五十岁的演员。可能是小时候留下的印象,总觉得唱茂腔的人年龄都偏大。

这次实践以后我才知道原来还有很年轻力量在推动高密茂腔的发展。我们这次实践有幸有了一次随行的机会,前往艺博园观看茂腔剧目彩排。带队的李主任领着我们上了大巴,车上都是跟我们差不多大的高密茂腔青年团的演员。这些演员们都化着淡妆,青春活力、朝气蓬勃,如果在外面偶遇的话根本就猜不出他们这样的一群年轻人是表演茂腔的。

前往艺博园的路上我们还发了几份调查问卷,让他们帮忙填一下,我斜后面的姐姐特别活泼,每填一道题都要念出来。当填到“您认为高密茂腔如今不流行的原因时”,她说“怎么办,除了‘表演者年轻人少,吸引力小’这个选项,其他的我都想选。”除了问卷本身,这也从侧面反映了我们大众对高密茂腔了解的局限性,原来表演茂腔的演员并不是只有中老年人。茂腔演员一直都有很多新生力量,而我一直都在用自己的固态思维去看待茂腔演出,这次实践彻底打破了我对高密茂腔表演的刻板印象。

三代相承:不变的是热爱与坚守

艺博园内的戏台在二楼,三米高,舞台并不大,需要容纳32位青年茂腔演员在上面表演。舞台两侧有半米高的护栏,最外面是开放的,一不小心就可能掉下去。这次青年演员们走出训练室来到艺博园,主要是为了传统剧目《罗衫计》的彩排。上台表演的演员们必须穿上厚重的戏服,室外30度的高温,他们一连彩排了一个半小时。几十米开外,他们演唱和演奏的声音依然听得清清楚楚,一板一眼,没有丝毫懈怠。高温阻挡不了演员们的热情,高温也消磨不了演员们的意志。

他们对舞台的尊重和坚守真正地触动到了我,舞台下面其实除了我们几个实践队员以外没有其他观众,但无论观众多少与否他们都会很认真的表演。“紧握舞台一个梦,不怕千锤百炼到巅峰,我将唱着我挚爱的歌,直到人生最后一分钟,直到生命结束之前下台一鞠躬”,《坚持》这首歌的歌词对他们的描述最为贴切。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他们背后付出的艰辛是我们看不到的,每一次的舞台表演都凝聚了无数人的心血,这样的舞台值得所有人尊重。

在艺博园内排练的还有夏庄清明茂腔剧团的演员们,他们表演颠花轿,这些表演的人都是叔叔、爷爷辈的。他们休息的时候我们跟其中一个爷爷闲聊,提起茂腔的时候爷爷的脸上一直挂着笑容,眼睛也亮亮的,“从小就听茂腔、学茂腔,喜欢茂腔,高密人就爱听高密茂腔”,这样的一份喜欢,爷爷坚持了几十年。爷爷是吹笙的,笙就放在了他的两脚边,谈话的时候时不时的摸一下,对自己表演的乐器很是珍惜。在爷爷的眼中,我看到了“热爱”二字。他们的热爱与坚守,是我们很多年轻人应该学习的精神。

茂腔是如此地有魅力,我之前一直在雾里看花般浅浅地观望,曾未真正地拨开迷雾,真正地去认识它,作为一个高密人却不了解高密茂腔,真是惭愧。人们都说“不看戏曲的人,枉做中国人”,这句话在理。如今的社会,我们这些青少年们的注意力已经转移到流行音乐、影视和网络,似乎已经忘记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其实,当我们细心地欣赏像高密茂腔这样的戏曲时,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犹如一个个精彩的历史故事,将历史的画卷一一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将我们带入了历史的隧道,让我们身临其境,让我们感慨不已。

通过这次实践,我真正地感受到了茂腔的魅力所在,重新认识了高密茂腔,感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认识到自身责任重大,传承高密茂腔光靠老一辈人的坚守是不够的,每个青年人都要担负起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为传承发展高密茂腔贡献力量。传承并且弘扬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大家的共同努力。(通讯员:高徐)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58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关注老年安全,共筑幸福晚年

2025年1月23日,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队员走进二十里店镇潘家社区,开展了一场以“关注老年安全,共筑幸福晚年”为主题的爱心活动。本次实践活动旨在传承尊老美…… 于华敏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宣讲消防知识,筑牢安全意识

消防安全是社区平安建设的基石,通过普及消防知识可以有效预防火灾事故,保障居民生命财产安全。1月18日至20日,曲阜师范大学“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深入万城国际社区,开展为期三天…… 王乐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梦想起航,携手共进

2025年2月,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志愿队响应响应曲阜师范大学寒假社会实践活动,来到湖南省桑植县第一中学开展宣讲活动。此次活动旨在向高中生分享大学生活体验、传递学习经验,并…… 冯诗洋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聚焦乡村娱乐设施建设,赋能乡村文化振兴

在这个寒假,“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队的大学生们踏上了一场意义非凡的乡村之旅。实践队员于1月25日深入山东省潍坊市寿光市羊口镇杨庄村,围绕乡村娱乐设施建设展开了为期一天的社会…… 杨民琪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

为进一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挖掘老城传统文化资源,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情暖基层,服务先行”实践团队赶赴山东省聊城市茌平区开展“守正创新担使命,赓续文脉谱华章”实践…… 王佳一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温暖社区,你我共建】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组织大学生走进基层,切身实践是学校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培养和造就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青年人才、推进高校素质…… 王佳一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春节安全心中记,知识宣讲暖人心

随着春节的临近,社区里处处洋溢着节日的喜庆气氛。然而,在这个欢聚的时刻,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为了提高居民的安全意识,确保大家能够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由曲阜师范大学文学…… 王颖馨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曲园学子寒假社会实践】——情暖乡村,关爱孤寡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城市与乡村的差距依然存在,乡村中的孤寡老人作为弱势群体,他们大多缺乏子女的陪伴与照料,生活上的不便与心灵上的孤独成为他们日常的写照。为弘扬中华民族…… 高雨欣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实践进行时 | 情系母校,筑梦工大——安徽工业大学学子赴安庆二中开展寒假

为搭建高校与高中沟通的桥梁,助力学弟学妹们科学规划职业生涯,2025年1月15日,安徽工业大学返安庆市第二中学爱校荣校志愿宣…

情系果乡,智赋“苹”安——河北工业大学智果团队助力乡村振兴

为助力祖国乡村振兴,贡献青年一代的力量,电气工程学院的鹿明宇同学组织成立了智果科技团队。在牛新环老师和师硕老师的指导…

山东大学商学院学子调研雁绣非遗,探索文化传承与教育融合新路径

2025年1月15日,山西忻州代县的雁绣工作室里,山东大学商学院“元中藏遗”队成员王妍博与雁绣省级非遗传承人高凤兰老师展开了…

桂平杖头木偶戏 “遇春”:广西师大学子 “穿针引线” 解传承之困

在文化多元且非遗保护意识渐强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走进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深入调…

青春赋能:广西师大学子为桂平杖头木偶戏 “舒筋通络”

在非遗保护热度攀升的当下,2025年2月25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肩负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走进桂平中山公园前的自治…

最新发布

广东学子三下乡:探访晴波塔,保护古建筑
广东学子三下乡:探访晴波塔,保护古建筑——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海之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2020年8月14日星期五(通讯员郑逸云),广东海洋大学寸金学院“海之门”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开…
三下乡感悟:遇见不一样的高密茂腔
为了深入了解高密茂腔,探究高密茂腔兴衰,让更多人认识和了解高密茂腔,8月8日,曲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凤韵”社会实践队,铭记内心使命,奔赴潍坊市高密市开展高密茂腔非遗探寻活动。此次活动打破了我对茂…
山东学子三下乡:宣传防疫知识,助力复工复学
中国青年网临沂8月12日电(通讯员王维栋)8月12日,山东科技大学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院“助力防疫小组”继续在各自所在地区开展社会调研活动。为了充分了解防控疫情的各个阶段中社会所采取的不同措施,小组成员在…
“E行天下—赴三井社会实践团”举办三井线上宣讲会
8月13日下午,为全面讲解自媒体营销经济在乡村中发挥的作用,E行天下——赴三井社会实践团在线上腾讯会议进行第二次自媒体经济宣讲会,对首次未能到场的社区居民讲解实践团此次社会实践主题、普及互联网知识…
初访接庄镇:美丽乡村新面貌,塌陷治理见成效
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是2015-2030年的全球发展工作,近年来,位于济宁十里湖塌陷区的接庄镇十里营村为响应国家“两山论”的号召,围绕建设“一环八水绕济宁,十二明珠映古城”的目标,实施了一系列塌陷地治理工作…
三下乡感悟:“云”下乡,“云”体验,“云”成长
2020年是一个特殊的一年,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不能返回学校,只能在自己的家里网上学习。2020年的三下乡也是最特别的一次三下乡,虽然不能像往年一样回到学校和大家一起面对面三下乡,但是这次的“云”下乡也有…
情暖童心,共绘梦想之帆
为关爱留守儿童,传递社会温暖。8月11日,邵阳学院“凝聚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服务团的志愿者们来到了长沙市岳麓区莲花镇莲花社区,开展了第一次线下社区寻访服务。上午,志愿者们对社区工作人员进行…
新时代下的新思想——知识普及实践总结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科学的、人民的、实践的思想。它作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思想,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中央国家机关工委积极倡导下,为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
三、社区保障好,脱贫信心足。
脱贫在心中,也在手中——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忆苦思甜·不忘初心”实践队为更深入地了解脱贫攻坚成果,7月2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忆苦思甜·不忘初心”实践队的几位成员对当地扶贫攻坚…
资金多倾斜,三农奔小康。
脱贫在心中,也在手中——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忆苦思甜·不忘初心”实践队为更深入地了解脱贫攻坚成果,7月21日,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忆苦思甜·不忘初心”实践队的几位成员对当地扶贫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