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李文杰 徐茹湘)8月3日,湖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于洪防汛暑期实践团队前往长江洪湖段进行实践调研。长江作为一个亚洲第一长河,发源于“世界屋脊”,流经湖北洪湖。在这一段上,坐落着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纪念馆。
到长江,了解长江汛情
于长江洪湖段,队员们可以看见为了防汛而用沙土袋推砌成的子堤,长长的警戒线拉在了子堤前十米左右的位置,为安全情况考虑,队员们不能靠近查看。
图为长江洪湖段的一处斜坡
通讯员 李文杰 摄
这个斜坡本是长江游泳的专属地,因为汛情的原因已看不到斜坡。长江-洪湖段因为在迎水面做了非常多防汛工作、建设了许多防汛设施,如,江滩公园一期、公园二期等增加了许多蓄水绿色植被以及人文设施。因为长江防汛的工作艰难而且段面巨大,尽管在今年的防汛中,主要压力并不在于长江段,但投入的人力物力还是相当大。
在长江老闸上,有着这么一座长江采砂监管办公室,立着“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牌子。工作人员邀请队员进入办公室,介绍了长江洪湖段的防汛情况。我们了解到在老闸下方有一块建于明朝明治年间的防洪石,近300年的来一点一点鉴证着洪湖的防汛史。在办公桌上可以明显的发现一线防汛工作人员在防汛文件上做了许多标注,以及对未来工作的展望,彰显了他们对未来防汛工作的信心。
览陵园,习洪湖精神
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位于洪湖市新堤街道沿江路。全园由牌坊、贺龙元帅铜像、纪念碑、烈士祠、历史陈列馆五大建筑组成。1986年被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全国重点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
全园共有五大主体建筑,古朴秀丽的四柱三间式绿瓦朱楹、飞檐斗拱牌坊迎门而立,坊额上镌刻着原国家主席李先念题“湘鄂西苏区革命烈士陵园”园名。一条宽8米、长700米的青年路笔直铺向纪念碑脚下。纪念碑以西有烈士祠,共展出116位烈士的遗像、遗物和生平简介。
图为贺龙元帅雕像
通讯员 徐茹湘 摄
纪念碑正前方131米处是一尊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设计的贺龙元帅全身铜像。为纪念贺龙元帅诞辰100周年,经中共中央批准于1996年3月22日揭幕。铜像高4米,重量为2.4吨,铜像座高3.22米,像座与地平间由7级台阶铺垫,总高为8.1米。1995年 12月,江泽民亲笔为贺龙铜像题写的“贺龙元帅”像名镌刻在像座正方上。
队长李文杰在实践心得中写道:“之前还不是很理解,防汛需要如此大量的人力、物力,但不管是96、98还是16年,洪湖每次都能坚持下来获得最终的胜利。这次了解到防汛具体工作并参观烈士陵园后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引发思考,传承洪湖革命精神
俗话说, “靠山吃山,临水吃水。” 长江流域有人口约4亿人,占全国1/3。长江与中华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洪湖人民靠着长江,辛勤地生活于此。这样的长江孕育出了贺龙、周逸群、段德昌等这样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1927年9月10日,沔阳戴家场(现属洪湖市)首举义旗,揭开了湘鄂西地区土地革命的序幕。而在如今这样的和平年代,也有防汛一线工作人员传承者老一辈革命家不怕吃苦、敢于牺牲、勇于奋斗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将防汛这项艰巨的工作在一代又一代洪湖人民中所传承。
队员徐茹湘也发出感慨:“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或许无法完全体会战争年代的硝烟与当时平民百姓的苦痛,但我们仍然可以从这样的烈士纪念馆中,看一看当初这些为我们现在和平生活做出了巨大贡献的烈士们的人生。从他们奉献的一生中,在冰冷的展柜上,感受他们一颗炙热的心。
图为团队合影
通讯员 徐茹湘 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602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