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从称谓看等级

来源:山东理工大学 作者:杨洋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时候,圣人的坟墓称之为“林”:比如与孔庙、孔府并称三孔的孔林;帝王坟墓称之为“陵”:比如明十三陵就是世界文化遗产;贵族坟墓称之为“冢”,而且有些王侯将相找不到尸体的时候就会用衣服来进行替代尸体,这样子的一般叫做衣冠冢:比如杨贵妃衣冠冢;一般官员或富人称“墓”;而最普通的平民百姓称“坟”,而这也是人们口中流传最久的。所以从墓葬的成为之中就能够分辨出人们的阶级。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生在苏杭,死在北邙”,江南乃是鱼米之乡,十分的富饶人杰地灵,物华天宝,气冲斗牛。自宋室南迁后的数百年中更一度成为了中国的经济文化中心,所以人们说:“生在苏杭”。而在北邙那厚重的黄土之下,更是不知掩埋了多少名垂千古的风流人物:无言独上西楼的南唐后主李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诗圣杜甫,“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班超,置生一彘肩于盾切而食之的樊哙,挂六国相印的苏秦和他师弟兼对手张仪,而现如今都静静的躺在北邙的黄土之下。

而在我们平常百姓家里,也是要挑选一个好的地方来进行安葬,近些年提倡移风易俗,墓葬文化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人们也越来越能够接受火葬的形式,尤其是年轻人对此也能够接受的比老年人更多一些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6271.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寒假,我参与了一项特殊的活动——“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深受触动。虽然当时我并未下定决心报考安工大,但我从心底认为……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从砀山中学毕业的学子回访了高中,在高一11班开展了‘心怀母校……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缅怀与启示,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社会实践之旅

南京,2024年7月4日——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些记忆不容忘却。为了深化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理解,提升青年一代的历史责任感和爱国情怀,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实践团于今日走进侵……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红色千里行

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的“红色千里行”实践团前往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开展了一次深入的社会调研活动。此次调研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公众对南京大屠杀历史的认知程…… 孙富贵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触历史之殇,探访南京大屠杀遇难者纪念馆

以缅怀之心,铭记历史之痛,2024年7月4日,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赴南京大屠杀纪念馆暑期实践队共同参观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团队成员访问前来参观的游客,了…… 孙富贵 王家鑫 姜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

安徽学子三下乡:历史的回响,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实践之旅的感悟与收获2024年07月04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组成的暑期实践队前往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进行实地考察学习。在那里,…… 孙富贵 胡天姣 柴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桂平木偶戏传承困境何解?广西师大学子实地探寻破局之路

在文化多元发展与非遗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当下,2025年2月24日,广西师范大学多链兴“偶”团队前往广西桂平市杖头木偶文化基地…

机电青春助春运,温暖一路伴归程

在春运这场大规模的人口迁徙中,邳州市宏通汽车客运站作为城乡公交始发站,成为外出务工人员返乡的最后一站,承载着无数人团…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

**寒假返乡,共筑成长梦——记“红领巾小课堂,团团伴你共成长”活动**随着寒假的到来,我满怀激动地回到了久违的家乡。今年…

计科卓越展新篇,学途照亮启征程

一、引言故事始于2024年,那时的我还在红星中学埋头苦读。一群来自安徽工业大学的学长学姐回到母校进行宣讲,他们的分享让我…

心怀母校,爱在工大:大学生回母校宣传

为了加强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与高中母校的联系,加深安徽工业大学大学生的母校情感,增强学生的爱校之情,2025年1月14日,三名…

最新发布

邵院学子下乡采风—感受乡镇课堂魅力,领略家乡美丽变化,体会脱贫战绩伟大
(通讯员焦金丹)为促进家乡农村教育的振兴发展,弘扬家乡深远历史文化,宣扬新时代扶贫政策下乡村建设的伟大功绩。8月5日—8月14日,邵阳学院外国语学院“快乐英语”教育关爱服务团开展特色义务支教活动及采…
竹筒写下的历史弥足珍贵
山东临沂也是我国发掘出较多汉墓的地区之一,汉墓的建造既耗费时间又费人力物力和财力,耗费往往都巨大。临沂地区如此之多的汉墓的建造是与独具特色、底蕴深厚的沂蒙孝文化的历史传统分不开的。沂蒙孝文化渊源…
【实践感言 光电学院 原兴竹】社会实践感言
8月14日,为了了解当地的复工复产问题,以及政府等相关部门基于疫情给予当地企业、工厂、商场等的支持与帮助,我们前往当地政府进行咨询,深入了解地方政府调研疫情防控措施。我们到达了当地的政府,询问了政…
以茶会友——山东大学(威海)“拾遗茶舍”与朴拙茶舍打造非遗文化的茶空间团队
为了考察调研以茶文化元素为核心的朴拙茶舍的运营机制,山东大学(威海)“拾遗茶舍”团队与朴拙茶舍进行合作,希望以多种途径推动茶文化传播,以线上合作的方式实际参与茶舍线上平台的运转。朴拙茶舍致力于…
【实践感言 光电学院 王菡】社会实践感言
经过了实践队员近五天来实践队员所在地各地区社会实践情况,我们从中了解到了疫情期间企业一些发展状况以及政府帮扶措施,我们队员对此进行线上会议展开了讨论分析,总结了政府,企业获得成功解决的有效措施…
学而思,思而乐
作为人文地理趣味课程的任课老师,邱蔼妍在上课时遇到了难以预料的情况,即网络状况不佳,导致课堂效果相对预期有所差异。但她还是坚持完成了两节课程。对于这个情况,邱蔼妍百感交集:“我十分感谢我的学生…
第三视角的文化
调研已经到达尾声,从开始到结束,一步步地进行,自己对于传统墓葬文化的认识也是一步步深入。再通过自己亲自搜寻资料了解之后,也是客观的认识到了传统墓葬文化。也是本次调研让我明白了不能通过自己片面的…
重视传统文化 选择性继承
本次调研的大主题是移风易俗,具体就是关于传统墓葬文化的的调研。经历了几天的社会调研,以及自己搜寻的资料,会发现传统墓葬文化蕴含的东西很多,不能说都是可以继承的但也不能全面的否定这些传统墓葬文化…
毛岗村民的小康生活
2020年是“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收官之年。为助力脱贫攻坚战并总结相关有益经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忆苦思甜·不忘初心”实践队深入家乡,了解我国脱贫攻坚政策推行至今所取得的成…
何其有幸,欣喜相逢
对于青萤服务队队员蔡莹而言,在准备上“认识自我,发现未来”这堂主题班会课前,她的心里是没底的。因为这是她第一次在网络上给如此多的孩子们上课。蔡莹坦言:“我担心我自己驾驭不了这样一个特殊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