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5月28日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以下简称“民法典”),并予以公布,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为了让实践队员加深对解民法典内容的认知,8月13日,我所在的湖北汽车工业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爱我中华”梦之队——民法中华行实践团队通过腾讯会议和线上视频开展了关于民法典与宪法区别的交流讨论。并做了如下总结:
两者各有千秋,区别明显
法律来源上:宪法是母法是所有法律的来源;民法是来源于宪法。
法律内容上: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一切法律制定的依据,有最高的法律效力,规定着国家最基本的问题和最基本的原则。民法是调整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民事关系的法律,即民事纠纷等,涉及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方面。
法律责任上:宪法在我国现实的司法实践中很少会用;违反民法要承担民事责任,包括返回财产、停止侵害行为、恢复原状、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支付违约金或损失赔偿金等。
宪法为民法典做参考,民法典依据宪法编纂,它从人民新需求出发加以完善。虽然他们存在许多区别,但意义是大同小异的,他们都是为人民需求所编纂,都是为保护人民利益,维护国家和平稳定而设立。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6463.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