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感悟
——舞阳农民画调研有感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暑期实践活动,暑期实践是让学生走进社会、了解社会、体现社会的好时候,避免学生被困在象牙塔里死读书。同样,社会实践也有利于学生将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从而更加灵活的运用知识,避免读死书。
在选择暑期实践队伍时,我加入了历史文化学院的非遗调研队。这支非遗调研队是本专业的学长学姐所建立的,在上一年暑期调研队实践汇报时,有幸在台下作为观众观看了汇报的整个过程,学长学姐之间默契的配合以及汇报时铿锵有力的声音以及落落大方的姿态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当今年我自己加入了调研队伍时,才了解到当时汇报时看起来简简单单的ppt的背后是付出了怎样大的努力。队员需要不断寻找联系人的方式,之后确定采访时间并确定问题,采访结束后要进行推文整理和投送以及最后的总结。
在采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后继无人,继承人断代是许多非遗正在面临的状况,改变这种状况,让非遗走出困境发扬光大迫在眉睫。而这,正是我们建立这支非遗调研队伍的初衷。非遗作为整个民族的瑰宝,是中国人民的心血和努力的结晶。通过对王文浩老师的采访我对农民画的了解更加深入,它起源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经久不衰,是民间艺术的集成性创新和创造性发展,多次被选入公益广告,参加省级、国家级的展览,甚至装订成册被送出国参展。然而这些都改变不了农民画发展逐渐式微的状况,非常的让人心痛和无奈。
当我们第一次采访结束时说到最多的就是,如果传承人都可以说普通话该多好啊。这也从侧面反映了传承人年龄较高,非遗传承断代的情况。每一次采访完我们都会感叹这位老师好厉害,再一次惋惜非遗现在的状况。但是看到老师将近80的高龄仍然在为农民画的宣传不断努力的时候,我又不禁想到如果老师没有办法再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还会有多少人可以这样的为了农民画去付出?
这次的实践真的让我感受到了非遗保护的重要性的紧急性,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是社会中的一部分,我们的命运早已经和国家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虽然我们做不了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也请用自己的一点点微光去照亮非遗的前方。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694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