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鉴古知今、资政育人的作用,培养大学生注重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意识,提高大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加强改进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2020年7月,洛阳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积极响应“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的号召,组建了河南省红色教育基地公示语翻译调研团队。调研团队充分利用河南省的红色文化资源,发挥学科专业特色,对河南省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进行实践调研,体验“革命之旅”,传承红色精神。
探访革命圣地,重温“革命之旅”
自调研活动开始以来,调研团队的脚步不曾停歇,这一次他们转展来到了一个素有“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之誉的地方——信阳新县。
新县红色历史厚重,是全国著名的老区和将军县。革命战争时期,新县是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发源地,是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是坚持大别山红旗不倒的中心地,是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的落脚地,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多支红军主力部队,养育了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43位开国将军和50余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留下了董必武、刘伯承、邓小平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战斗足迹。当时不足10万人的新县,就献出了王志仁、桂步蟾、吴焕先等5.5万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可谓家家有红军,户户有烈士,山山埋忠骨,岭岭皆丰碑。
如今新县这个红色基地现存300多处革命历史遗址遗迹、107处文物保护单位,可以说是一个没有围墙的革命历史博物馆,每一处都是一个革命故事,都是一段红色历史,都是一曲英雄赞歌,走进新县红色教育基地,就是走进了大别山不朽的红色历史。
革命精神,薪火相传
新县以鄂豫皖苏区首府的诞生而重写历史,因传奇将军许世友的故乡而远近闻名,所以来到这片深沉而又厚重的红色土地,调研团队首先参观了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缅怀先烈丰功伟绩,接受红色传统教育。
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调研队员们感受到了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斗机、坦克以及坦机炮带来的视觉震撼和战争环境的真实气氛。当调研队员们看到里面叙述的各种英雄事迹和战争遗留下来的物品,脑海中浮现出那些年的抗战场景,不由得感慨革命先烈的大无畏和勇于自我牺牲的精神,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做出的巨大贡献,和中国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
调研队员们跟随讲解员参观学习后主动向博物馆的负责人申请成为志愿讲解员,结合参观前的知识储备以及参观时讲解员的细节扩充,通过沙盘模型、人物壁画、现场解说等方式向游客们讲述鄂豫皖苏区首府博物馆的历史,重温了徐向前,许世友等将军的光辉历史。与此同时,调研队员们也更加深入了解和宣传鄂豫皖的命根据地的红色历史。讲解结束后,游客们纷纷表示会秉承革命先烈的遗志,积极继承和发扬艰苦奋斗、勇于奉献的精神,将革命先烈开创的事业薪火相传,不断发展壮大下去。
调研英译公示语,提升城市形象
公示语在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任何模棱两可的翻译都有可能造成误解。因此,公示语翻译应该尽可能标准化和规范化,在为外国人提供帮助的同时也可以促进良好城市形象的打造。河南作为中部崛起的重要力量,必须更加重视公示语标志的翻译。
调研团队秉着利用自己掌握的专业知识帮助鄂豫皖苏区首府革命博物馆规范、调整公示语翻译、提升博物馆形象的初心,在参观博物馆的同时也收集了很多公示语标志。调研队员在进行整理分类的过程中,发现了虽然博物馆的大多数公式语的翻译是不影响理解的,但是不乏某些提醒类的公示语缺少英文翻译,例如公示语“严禁攀爬”应加上“No climbing”的英文标识,更好地对外国游客做出提醒,以保证游客的安全。离开博物馆之前,调研队员们把整理好的公示语翻译提供给了馆内的负责人,并建议他们重视公示语的英文翻译,更好地传播博物馆所传承的革命文化,讲好红色故事。
在我国改革开放的过程中,作为向外国友人传递信息的媒介的公示语开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再只是应用于特定的某一区域,也不仅仅是传递特定信息,而是以此加强中外交流,展示中国形象。尽管调研团队此次活动的脚步只走向了红色主义教育基地,但是他们在调研过程中深深地感受到了规范公示语翻译的工作其实是一项复杂且艰苦的工作,只有所有人参与其中并共同努力才能达到传播革命文化,发出中国声音的最终目的。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7095.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