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向华教授是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的内分泌科副主任,是山东省第六批援鄂国家医疗队的成员。2020年2月9日,她身赴前线,在武汉日夜工作52天,度过了难忘的抗疫时光。经疫寻英社会实践宣讲团于8月17日上午,对庄向华进行了采访,了解她的抗疫经历与精神。
这个春天,新冠肺炎的突袭,拉开了人们与病毒战斗的帷幕,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响应国家号召,发出援鄂团队成员召集令。庄向华一直关注着疫情的发展,看到同仁们面临的生命危险,看到处于危难之中的武汉人民,感觉自己有责任去做一些事情,有义务去尽自己一点点菲薄之力。身赴武汉的决定也得到了家人的支持。临行前,医院也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医院和各级医疗部门便对医护人员进行了系统的知识培训。值得一提的是一位老患者,和庄向华打交道十多年了,算是老朋友。老先生知道她要前往武汉,非常担心。老先生别无他物,便送了她一袋牛奶。临别时,握着她的手,泪水潸然流下,十分感人。
说道前往武汉一线的过程,庄向华提到,当时在飞机上,主任王欣就说:当年抗非典时都要签遗书的。这令她和同事们心情突然变得很沉重。刚下飞机,天河飞机场空荡荡的,和两个月之前庄向华到武汉开会时看到的繁荣场景完全不同,夜晚的长江大桥上,只有她们一辆车,心情顿时沉重起来。
刚进疫情区,将要接受第一批患者,庄向华心情紧张,压力大,不可控因素太多。第一天晚上住进来的患者病情非常重。有些患者抢救无效死亡了,在平时死亡会有家属陪伴,但是现在只有医护人员在身边,陪伴患者走过人生最后一程。虽然说生老病死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但这种突如其来的灾难令她们这些医务工作者们心情非常复杂。
刚去很多医护人员不适应,既要治疗好病人又要保护好自己,物资缺乏,工作第一周比较困难。庄向华提到,一个同事因为不适应,在病区内出现恶心呕吐。大家都带着多层口罩,这个同事怕感染自己和病区的其他人,硬生生的咽回去了!大家都面临很多生理、心里的压力,但是每一位同事在工作过程中战胜自我,圆满完成任务。
队伍中的马承恩主任抗击过非典,援过非洲,每天吃十几种药,但仍坚持来抗击疫情,每天只睡两三个小时,身体虽然不好,但是仍然和年轻的医护人员一样值班,时时刻刻关注患者病情,不惜一切去抢救每一位患者,无私缝隙,这是一种令人敬佩的精神。当时每个战友都争先恐后的去做最困难的事情,团队的凝聚力非常强。
两三个星期后,医务团队们逐渐熟悉了对当地的医疗系统,患者的病情逐渐在好转,工作走上正轨。护理小姑娘把酒店擦鞋的包画上图案,给紧张的氛围带来了一丝轻松,大家后期也会带着患者做康复运动,比如八段锦等,医患互动,给工作和生活带来一些乐趣。
庄向华提到工作近两个月后与武汉离别的那段记忆,虽然在五十多天中非常的想家,但离开的那一刻还是很不舍的,这些日子很难忘,和同事一起奋斗、和患者朝夕相处。其中有一位95岁的老奶奶在出院的时候很不舍,说想要和医生们一起回山东,医患之间建立了特别深厚的感情,有国家的全力支援,免费医疗,患者没有经济压力。
另外,这段经历让庄向华对我们的国家有了新的认识。她是共产党员,疫情前认为做好本职工作就好,但抗击疫情过程中深刻的感受到了党员对百姓的付出,对党热爱之情一下子爆棚了。相比其他国家,在抗击疫情方面唯有中国共产党,唯有我们国家,才能做到如此无私,不放弃每一个患者。
从庄向华教授的叙述中,我们能够感受到前线医务工作者工作的繁重与辛苦、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精神、工作忙碌却井然有序的专业以及团队合作的高度凝聚力。感谢山东大学第二医院第四批援鄂国家医疗队长达52天的付出,祝贺他们零感染的凯旋回归,他们是我们的抗疫英雄,是当代青年应学习的榜样!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808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