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本次社会实践已经进行到了第三天,相较于前两天实地考察的亲身性,我们团队成员决定停下脚步进行探讨总结来消化这两天带给我们的浪潮般的巨大收获。其实无论是表演还是与观众的交流,都让我们确信海阳大秧歌在当地已是家喻户晓,下到学步儿童,上到耄耋老人,随时随地都能给我们来两段精彩绝伦的秧歌表演。与此同时一个严峻的问题呼之欲出,那就是我们能不能把海阳大秧歌放到全国这样一个大的格局之上,让更多的人通过秧歌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
其实这个问题答案必然是确定的。通过对前两天我们拍摄的视频、图片的观看,我们发现秧歌队伍中越来越有年轻人的面孔展现出来,最小的表演者只有八岁,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海阳大秧歌确实是在不断的注入新的活力,发起又一轮更崭新的力量冲击。我们也希望未来会有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
另外,在对秧歌传承人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目前的海阳大秧歌仅仅局限于对秧歌的传承,没有做出必要的创新。讨论过后,我们尊重传承人的想法,也十分认可保留传统是必要且首要的任务,但是我们团队希望大秧歌可以根据当前的世界大格局,进行适当的创新与融合吸收。我们需要做的是在前人智慧结晶的基础上,努力去添加更多新的元素,使得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更好的适应当前的趋势,而避免被更迭至淘汰。总的来说,我们期盼的不仅仅是让秧歌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只做到传承,我们还应该要在传承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文化元素,进行适当的创新加固,这样让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代代相传。
海阳大秧歌的社会实践调研就暂且告一段落,我们团队成员开始计划前往济南商河,继续对商河同样有名的鼓子秧歌进行调查,大家利用空余时间再次查阅了相关的资料进行预习,并且与相关人员提前进行必要的沟通,做好了相关的理论准备后,我们即刻动身前往济南商河,期待实践的下一个成果。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8179.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