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中华儿女奋勇前进。为增进广大青年对黄河文化的深刻认知,引导广大青年讲好“黄河故事”,保卫黄河,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8月17日,洛阳师范学院翔梧班暑期社会实践队通过线上平台为翔梧小学的同学们开展了“九曲黄河一份情,两岸绿林四季青”主题宣讲活动。
宣讲之前,实践队员刘珊珊向同学们提问:“我来考考大家,有谁知道黄河的起源是哪里?”同学们认真思考,与实践队员积极连麦回答。实践队员说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发源于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查哈西拉山的扎曲,北麓的卡日曲,和星宿海西的约古宗列曲,呈“几”字形。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自治区),最后流入渤海。”同学们听后,纷纷感慨黄河之蜿蜒。
自古以来,蜿蜒崎岖的黄河便是世人都向往的旅游胜地,数百位文人墨客在一睹它的风采之后,都写下来流传千古的黄河佳句。一讲到这里,直播间里的同学们纷纷把自己所知道的诗句发到了弹幕上,情绪十分高涨。有王之涣《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有刘禹锡《浪淘沙》中的“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更有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不同的诗句体现了黄河在不同时期的形态和情绪,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它值得被歌颂和赞扬。实践队员刘珊珊还组织同学们一起来为黄河写首诗,抒发对黄河的敬佩之情。
在基本了解黄河之后,实践队员为大家播放了黄河激流奔腾的视频,汹涌澎湃的黄河之水隔着屏幕向我们袭来,像一个刚强而又伟大的巨人,呈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樊篱。我们仿佛身临其境,望着浑黄如浆的河水放荡不羁,波澜起伏的河水汹涌奔腾,滔滔浊浪,浩浩荡荡。第二个视频是经典黄河小浪底泄洪,位于河南济源的黄河小浪底水库按4200立方米每秒流量泄洪,一瞬间巨大的水流喷涌而出,再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壮观景象,激发了孩子们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千百年来,浩浩黄河水,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灿烂辉煌的黄河文化。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极其重要的母亲河文化;是黄河古今流域多民族人民在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中创造的灿烂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古代中国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思想的中心和重心所在地的文化;是中华民族之根。同学们充分了解到黄河文化的内核,纷纷表示:要传承黄河文化,以黄河母亲为榜样,像她一样伟大坚强、百折不挠,争做一名奋勇拼搏的黄河少年!
黄河几千年来奔流不息,早已成为中国的代名词之一。可是,近几十年来,黄河流域的水土流失愈加严重,已经影响到周边城市的正常生活。翻开史册,从大禹治水到明代潘季驯“束水攻沙”,从汉武帝“瓠子堵口”到康熙帝把“河务、漕运”刻在宫廷的柱子上,历朝历代都将治理黄河作为兴邦安民的大事。实践队员告诉同学们:“母亲河的风采我们要深入了解,但是她的“痛苦”同学们也要明白,我们要从小树立起保护黄河的意识,让我们的母亲河“青春永驻”。随着国家政策的扶持和广大黄河志愿者的努力,黄河周边的绿化率持续上涨,水土保持也在逐渐好转,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黄河会恢复往日的风采。
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指出,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本次黄河主题宣讲活动,带领同学们进一步了解黄河历史,发现黄河文化的文明价值,同时增强热爱祖国壮丽河山的情感,引导孩子们以切实行动参与到讲好黄河故事,传承黄河文化的行动中,共同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最强音!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8248.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