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安徽省洪灾令人猝不及防,可视线回到1998年,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等流域也曾遇到了多年未遇的特大洪涝灾害。簰洲湾,九江大堤,李向群等对于父辈而言,都是耳熟能详的字眼。此次灾情距今虽已有22年的历史往事,但抗洪过程对如今的我们始终有着深刻的指导意义和学习价值。而为了更好地弘扬抗洪精神,8月2日,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组建“携手共进”防汛调研团队,围绕安徽防汛工作,通过线上视频播放,进行了一次深度的学习和思考,通过学习防汛知识,让队员们更加深层次地了解洪灾之重和汛情之苦。
在洪水面前,每一条生命都显得如此脆弱,但当几十万解放军官兵同几百万人民群众齐心协力,战洪水、斗恶浪时,千万股力量汇聚在了一起,便筑起了新时代的钢铁长城,这座长城坚不可摧,反映了中国人民骨子里的坚韧与刚强,那种不屈不挠,战天斗地的壮志豪情。
(图为九八特大洪水远景 通讯员 蔺文昕 提供)
我永远无法忘记一边打针,一边带病坚守在长江大堤上的高建成,在簰洲湾破堤后,在救生器材短缺的情况下,他毅然脱下自己的救生衣给新战士,自己则往返数次,用尽全身力气在急浪中寻找和指挥水中战士自救和互救,最后把生的希望留给了新战士,自己却被洪水卷走,壮烈牺牲;我永远无法忘记在抗洪过程中奋勇当先即将成为中共预备党员的李向群,却因疲劳过度一头扑倒在大堤上,二十岁青春年华,走出了一条璀璨的人生之路,他用他的生命诠释了人活着就要有美好追求,家富了更要报效祖国的伟大信念;我永远无法忘记被称为“新时期硬骨头战士”的嵇琪,在那场与特大洪水搏斗的四十个日日夜夜里,这位硬骨头战士曾十次晕倒在大堤上,五次被抬进临时救援所,但每次一从昏迷中醒来,他总是不顾劝阻的继续投入抢险的战斗中。而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时九江大堤破堤后,为了能够堵住缺口,那些指战员手挽手跳入激流中,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去封堵决口,他们的行动让天地都为之变色,他们用血肉之躯诠释了什么是中流砥柱;
我们要铭记的不止是这几个抗洪英雄的名字的,还要铭记那些参与抗洪却没有留下名字的人们,他们有政府人员,有军人,也有普通百姓。一则报道的事例使我影响深刻:98年抗洪期间,一段堤坝因为洪峰暴涨冲破了一道口子,眼看一排排房子被汹涌的洪水冲倒,驻防的解放军都是年轻的小伙,每个人都知道一旦被洪水冲走救生九死一生,但他们仍然扛着沙袋毫不犹豫的跳入水中,水流湍急冲散了这帮军人,但冲不散的他们坚定的信念。河对岸的百姓们跪在地上哭着喊 :求求你们别跳了,房子我们不要了。在天灾面前,军民鱼水情让人落泪,战士们的精神让人感动。这群战士正是所有抗洪战士的缩影,他们舍小家为大家,舍自己为他人,用自己的血肉之躯奋战于滚滚洪水,虽然我们无法知道他们所有人的名字,但是他们的功绩将永世长存!
(图为抗洪战士在堤坝暂时休息 通讯员 蔺文昕 提供)
今年是坎坷的一年,面对疫情,面对大范围的持续强降雨,淮河流域水位的持续上涨,安徽师范大学“携手共进”防汛调研团队团队也将继续通过学习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系列文件指示精神,采访一线防汛政府工作人员、青年志愿者,实地调研安徽阜阳、安庆、宣城等地受灾情况等形式,努力发扬防汛救灾过程中的“军民鱼水情”、泄洪地区的舍己为人等伟大精神,让更多人了解安徽人民面对天灾的顽强拼搏。
虽然经过22年,科技飞速进步,国家有了更好的发展,但是98年的抗洪精神仍然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学习当年伟大的抗洪精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忍不拔、敢于胜利”;学习“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全国一盘棋”的团结协作精神 ,这些都是我们防汛调研团队的学习目标。多难兴邦,相信我们的祖国,相信我们的党,在全国人民的支持和无私奉献下,一定会度过难关,走向辉煌。
(通讯员 蔺文昕)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8294.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