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主页 > 社会实践 >

远行千里,勿忘故里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作者:曾芷怡

2019年高考结束,我第一次离开了江西这片红土地,来到了距家乡千里之外的南京师范大学。在这里我真正认识到了地区之间的差距,感受到了南京的繁华。大学的第一个暑假,我回到了家乡江西省赣州市宁都县,在这里开展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精准扶贫调研,这是我这个新生小白进行的第一次暑期社会实践,在自己的家乡,在这个生活了18年的县城。也正是这次活动让我第一次强烈地感受到乡愁和青春在这片红土地上如此剧烈地碰撞。

脚下的红都——红色文化渲染下的小城

江西是一个内敛的省份,宁都也是一个低调的县城。这座赣南小城没有过多的繁华,雾满龙岗,万木霜天,一座青山、一颗赤心,便是它的全部。

我的家乡是赣南大地上的一座小城,一座见证了中共五次反围剿的小城,也是第一批星星之火燃烧的土地。从初中接触历史时,或许还要更早一点,我就知道家乡宁都在中国革命中具有重要地位,对于中国的革命事业具有重大影响。这个暑期我参与了学校的暑期实践,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之际,作为在这片红土地上长大的孩子,我来到家乡的中央苏区反“围剿”战争纪念馆进行参观,深入了解赣南原中央苏区的历史,瞻仰红色遗址,感受革命情怀,不忘初心使命。这座在绿水青山间闪耀着红色光辉的纪念馆盛放着宁都人的骄傲。宁都是原中央苏区的核心县,诞生了中国工农红军的第一台无线电侦查台,同时也是反围剿战争的重要战场之一,更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培养了一大批治国、治党、治军的栋梁之才。

在经济繁荣发展的时代,红色宁都和现代都市相比,已经被大家习惯性地冠上了落后、贫穷等词语。我也清楚从家乡到南京,差的不是那一千多里的距离,而是远远难以想象的经济发展水平。我知道江西尤其是赣南一带的县城比起沿海的发达城市,在经济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远的距离需要去追赶,但是我相信,革命历史、红色文化,永远不会过时,永远不会消逝。它们都是家乡发展与崛起不可或缺的文化力量。当下赣南地区的各个县市之间的合作更加紧密,开辟了多条红色文化旅游线路,形成了赣南红色文化旅游区。宁都,这座历史红都,革命圣地正在用它的方式重放光芒,日升月恒。

心底的乡愁——脱贫攻坚事业下的家乡

余光中笔下的乡愁是一枚邮票、是一张船票、是一方坟墓、是一湾海峡,那我心底的乡愁是什么呢?是离家千里的忧思?不,是面对家乡经济落后的愁思。那是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家乡的落后呢?是小时候听别人描述大都市繁华的时候?是自己通过学习了解到外面世界的精彩的时候?还是在高中时期,班主任告诉我们,我们是贫困县可以享受一些政策优惠的时候?亦或是是自己离开江西来到南京开启大学生涯的时候?小时候成长的家乡就这样在我成长的某一刻,悄无声息地变了样。

作为进入大学以来参与的第一次暑期社会实践,我想回家去看看,回家去走走,我想带着那份愁思回到那青山绿水环抱的家乡,为家乡做点什么,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我回到宁都,去了固村和赖村两个乡镇。在素有“固村甲酒甲天下”的固村,我看到了家家户户酿米酒,街头巷尾卖甲酒的景象,这是这个乡镇的特产,也是这个乡镇的精彩。我经常在想如果固村三甲酒可以进行产业化生产,是不是就可以解决就业、统一市场、打响品牌?这需要进一步的调研,需要一定资金,更需要村民们强大的勇气和胆量。在距县城只有三十分钟车程的赖村,我跟随赖村镇水西村完小的校长亲身感受了一次干部的扶贫工作。在村里的各处走访,高矮不齐的房屋,疏密不一的树丛,削弱了七八月的酷热,偷偷攒下了一片阴凉。走访过程中,每到一户人家,就能看见家中的大人在屋前屋后忙碌,校长和村民聊了聊孩子的学习,又问了问家中最近的经济情况,一天的奔波下来,我看到了为了孩子学习苦恼的家长,也看到了为生活奔波劳累的乡民,看到了为乡村教育事业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也看到了为国家扶贫事业奔波费心的扶贫干部。

固村赖村两个乡镇,既有砖墙瓦屋,也有洋屋小楼;有碧野水田,也有工厂作坊,乡民干部两方力量,大家在用自己的行动助力这场攻坚战。或许家乡的繁荣还是一项长久且艰辛的事业,但是通过这次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我看到了家乡的成长,乡民们的努力。我有信心这场仗我们能赢!

手中的青春——师范院校学子的责任担当

几周的调研,到处的奔波,这次活动,是我第一次以一个调研者的视角去审视家乡。一份份问卷的填写,让我了解到了扶贫政策的显著成效。一次次简单的走访,让我了解了乡民们对扶贫工作的肯定和相关扶贫事项的建议;一次回家乡各地的穿梭,让我看到了红色文化背景下,家乡聚力振兴的潜力和美好未来。

“我之前申请有关的扶贫补助政策,但是由于太忙了,很多流程都没有走完,最终也没有申请下来”“我对这些扶贫政策不是很清楚,没咋了解过”。一次次和乡民的聊天,也让我看到了当下扶贫工作还存在的问题和需要继续改进完善之处。

一个青春儿,一份乡愁情,作为师范院校的学子,我知道自己未来身上所肩负的使命和担当,同时作为赣南大地上的孩子,我也清楚地知晓自己肩上所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少年鲜衣怒马仗剑行,家乡与时俱进待君归。正值青春,这一次便和家乡一同成长。

http://www.dxsbao.com/shijian/309047.html 点此复制本页地址

相关内容

回忆红色经典,传承革命精神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七十多年前,革命前辈们怀抱着坚定的信念,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7周年,为进一步提高当代青年对红色足迹,红色精神的了解…… 赫本的猫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查看全文 >>

探访革命圣地,回味红色经典

为更好地传承、发扬“不屈不挠、艰苦奋斗、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老渤海精神,寻找先烈的革命历程,从而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2022年7月15日,“踵事增华小分队”成员前往了山东省邹平市的…… 赫本的猫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查看全文 >>

峥嵘岁月豫西忆 英雄精神绽光芒

古橿的枝叶随风轻摇,红寨山下的屋墙满载历史尘烟。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民曾在汝州留下光辉的革命足迹。为追溯红色历史,传承红色基因,2022年7月17日化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踵事增…… 赫本的猫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查看全文 >>

不忘烈士洒热血,传承基因弘精神

古橿的枝叶随风轻摇,红寨山下的屋墙满载历史尘烟。八路军豫西抗日先遣支队民曾在汝州留下光辉的革命足迹。为追溯红色历史,传承红色血脉,2022年7月17日化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踵事增…… 赫本的猫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查看全文 >>

缅怀革命英烈,铭记历史使命

青山埋忠骨,素菊慰英魂。烈士伟绩,百代流芳。为缅怀革命英烈、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2022年7月19日化学化工学院暑期社会实践“踵事增华”小分队成员前往来到邓州市烈士陵园,开展…… 赫本的猫 河南工业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查看全文 >>

推荐内容

【本草社】“药”韵新生,创意“瓶”行——中医药文化创意大赛圆满结束

文字:曹欢尹思图片:张权威尹榆婷审核:唐后媛来源:本草社为传承千年中医药文化瑰宝,让更多人领略其天人合一的智慧、药草…

“魔幻光影 时空之旅” ——宾谦魔术协会开展魔术主题活动

“四月深涧底,桃花方欲燃”,在这个春意盎然的四月,为了梳理魔术发展史的核心脉络,展现传统技法与科技创新的碰撞,一场别…

志愿青春暖社区,助理服务筑和谐

近日,桔子洲街道湖大社区、师大社区和新民路社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社区助理”——公管院学子志愿者。他们积极参与社区志愿…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社区宣讲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4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走进阳光雅居社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遵义会议精…

星火遵忆志愿宣讲团赴企业宣讲,传承红色基因 赋能企业发展

中国大学生在线网4月26日电(通讯员汪祥)安徽工业大学星火遵忆宣讲团第9次宣讲活动顺利展开。作为长征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新发布

聚焦乡村儿童 助力七彩假期
8月2日到8月8日,来自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的郭蕊蕊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刘燕在河北省张家口市怀安县叶家房村对五名小学生进行了作业辅导并开展课外拓展活动,收到了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八月份正值农忙…
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疫”路星光战疫青年突击队采访优秀抗疫志愿者白颖、王玉鑫同学
8月9日—8月11日,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疫”路星光战疫青年突击队和迎“疫”而上战疫调研小分队的成员通过线上采访的方式,采访了抗疫优秀志愿者白颖、王玉鑫两位同学,就其在疫情中为抗疫做出的贡献及…
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疫”路星光战疫青年突击队采访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鄂医疗队戴彦
8月15日,山东大学(威海)海洋学院“疫”路星光战疫青年突击队成员通过微信视频的方式,采访了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援鄂医疗队戴彦君,就其在赴武汉援鄂期间的日常工作与内心感想进行了深入了解。2019年年末武汉…
E夏逐梦社会实践团助力乡村振兴,人才还需紧跟脚步
8月9日,山东理工大学E夏逐梦实践团走访了当地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就业意向的问卷调查。问卷样本数共61人,男女比例相近,涉及多所高校的不同专业。经过最后的统计,数据表明,影响工作地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家庭…
湖北大学生走进图书馆,投身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
为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志愿服务的重要精神论述。7月27日至8月2日,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学生马雪丹赴贵港市图书馆开展为期一周的志愿服务活动。初入书…
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回望革命荣光,传承红色基因”记者团徐州分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总结
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献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化工学院开展了“回望革命荣光,传承红色基因”记者团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本次活动以“追寻红色记忆”为主线,采取“云打卡”方式,紧紧围绕建党100周年以来的…
绽放战疫青春,勇担时代重任
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面对汹涌而来的疫情,中国迅速作出反应,采取一系列有力措施控制疫情蔓延。各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采用线上教学模式,与此同时,今年的暑期实践,也相应的转为线上进行。我报名加入…
赵凯——践行学术为先,心怀家国天下
暑去凉来,又逢立秋,秋天里写满了童话,秋天里到处都有情怀。8月18日,我们线上拜访了山东大学优秀校友赵凯——山东产研密码云算力科技有限公司CEO,聆听他的求学经历与创业故事。采访之余,我们不仅看到了师…
巢湖学院学子“三下乡”寻北闸老街店铺美学与价值
大学生网报合肥8月15日电(通讯员鲁群)在洪水浸泡的北闸老街店铺像是打烊了,洪水退去,店铺前石墩留下的泥痕,更像是她现有状态。8月11日至8月15日,团队成员在前期资料的收集整理中带着兴趣和问题来到北闸老…
万物互联,有你有我
在万物互联的当下,老年群体与智能设备的关系越来越成为社会的焦点。智能设备的日新月异,加之以老年群体的接受能力较差,两者之间的距离日趋渐远,大部分的老年人开始对智能设备的使用产生抵触心理。在这样…